虚拟货币李泰来_币圈百科_鼎鸿网

虚拟货币李泰来

angula 0

摘要:笔者从人性、地理、社会文明、神话传说、考古遗迹等角度,初步推测了中国J.13000-6000年史前史,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期。J.13000-7300年前中国大地主要的东部秦陇部族和北部昆吾部族在青藏高原上分离后在各自迁徙途中创造了自己文化及初始文明;J.7300-6000年两部族在陇中高原(大地湾区)相互碰撞融合,主要由昆吾部族十二(姓)氏族百姓和秦陇部族十国黎民共同创造中华文明初始骨架:阴阳思想、龙与太阳图腾、玉石和土地爱好、祖先崇拜、尊崇代表西王母和帝俊的族群领袖廉洁共治、社会安宁、谦让友爱、追求力量和光明,在中原大地江河馈赠的土地上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关键词:拟定规矩 古东海 文化 文明 力量示威


2018年以来,笔者无意间涉足中华文明探源领域,2021年写就了《从地学等角度推测东亚人的起源及迁徙途径》(简称前文),在各刊物发表受阻。本想作罢,又看到业内学者在西方理论指导下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艰难,便硬着头皮推演东亚人起源后约13000到6000年前的早期的中国史前史,也是中华文明起源至形成期。供业内外学者人士证伪。由于条件所限,仅从百度百科、知网、网络自媒体等孤陋寡闻中资料收集;加上大部分考古遗址成因不明,遗迹时空关系不详,故只作初步推测。

前文中笔者从地质、地理、人性、考古等发展角度粗略推测总结了东亚人的起源过程:50Ma左右离开非洲的印非人在印度板块上向北漂移,40Ma登上拉萨地块,约30Ma登上亚洲(羌塘地块),在30Ma-3.6Ma间与亚洲的类猿人(丹尼索瓦人等)大部分融合为青藏人,成为东亚人的祖先,在3.6Ma至0.15Ma,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挤中,青藏高原从海拔700-1000米抬升至2000-3500米,纬度北移,高海拔处生存环境开始恶化,部分青藏人在东部以个体形式为主向古河流远距离扩散至中下游,西部以部落族群形式为主逐步向低海拔区近距离方式扩散。在扩散迁徙中完成类猿人向古人演化。在15-1万年间,青藏高原抬升至海拔3500-5000米,气候环境恶劣变化,最终成为无人区,青藏人主要沿高山之间、河流峡谷地带,以部落族群形式向东南西北四个通道迁徙,最后扩散至整个亚洲及美洲。见下图1



从人性等角度初步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

图1、 15-1万年以来青藏人部族主要迁徙通道图



一、探索原则和方法

为了方便探索和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笔者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1、在前文《古今人类生存进化特征表》中约一万年来早期今人由于畜牧业与种植业盛行,具备族群迁徙条件,生存居住空间环境以山前河岸过渡到平原水间,局部扩展至交道水口,生产工具出现了金属器。但仍遵循前文所提出来的“和实生物”、李泰来[2]师生的古人类化石和活动遗迹的遗存法则、以及对食盐的依赖。

2、神灵社会:中华文明前期形成发展特征。

笔者在上世纪末写了一篇“禁文”:《人性安定律》。将人性发展安定分为原始、意识萌芽、压制、理性、自然、自由六个阶段,相应的将人类社会重新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⑴、原始社会: 顺乎自然,累积天性;(人与兽的矛盾);

⑵、神灵社会:拟定规矩,祈求神意,(人与神的矛盾);

⑶、和谐社会:崇敬廉政,追求平等,(和与背的矛盾);

⑷、仁义社会:遵循法制,追求公正,(善与恶的矛盾);

⑸、纯然社会:辨析明理,合乎人情,(真与谬的矛盾);

⑹、大同社会:实现自我,顺应天意,(美与丑的矛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主要发生在神灵社会早期,人与神对立,呈二重性,也是循环反复拟定、修改规矩时期。由于发生在东亚特有的中国气候地理环境,文明起源形成具有自身独特发展特征,主要在天、地、人、神四个方面拟定规矩,涵盖中国人的自然宇宙、社会价值、人生信仰观,根据其人性自然发展层次、认知水平和文明发展程度初步确定中华文明前期形成各时期发展特征。(见下表1)



中华文明前期形成发展特征 表1

拟定规矩


起源期

雏形期

定型期

天规


识别天象

初定历法

预测农时

文化特质:

以人定天

以人为本

事在人为

地规


生产活动界域

生活活动界域

禁止活动界域

文化特质:

自给自足

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





人规

族群

集中居议

分散居议

同氏联盟

家庭

固定祖母

固定祖父

固定配偶

生产

生火制陶

舟刀针笔犁

师徒文字

生活

衣冠服饰

房玉筷笛席

歌舞绘刻

礼仪

恭敬问候

谦让友爱

礼制教化

财产

公有

私用

私有

交流(贸易)

取盐路遇

盐物交换

货币衡量

防卫

猛兽袭扰

族内纷扰

外族纷扰

文化特质:

众望所归

祖宗家法

姻亲共议



神规

心念

祭祖

祭神

社祭

心安

埋葬

墓葬

礼葬

心忧

天灾

人祸

吉凶

心愿

默默祈求

图腾崇拜

法事应卜

文化特质:

祖先保佑

神灵庇护

顺天应人


3、文明遗存法则:

知识:可以被人类意识认知的客观联系。

文化:知识的人性化,形成一定认知方法、价值观的过程。

文明:不同文化碰撞交流中拟定规矩,进行融合同化的状态及过程。

人类族群在不同自然环境中将会形成不同文化圈,不同族群文化发生碰撞交流形成新的社会文化圈即文明圈。反过来文明圈影响并发展各自文化圈,并同化不同族群,循环往复,让文明在不同文化交流冲突融合发展中壮大,积蓄社会中心力量。因此文明的创新和发展在文明圈中心,而文明的遗存和变异则在文明圈边缘。

4、神话传说解读方法:用蒙童思维表达远古人类历史价值观。

⑴、人物是真的,时代不详,人神不分;地物是真的,远近不计,与人相关;动植物是真的,形态各异,人兽不分,与人相近。

⑵、神话传说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表达部族情感是真的,其情节往往是远古先人们每临大事(自然灾害和社会矛盾危机)时所作出的族群共同反应,表达共同部族志趣和情感,在部族历史中常常重演,在劫后余生中代代口口相传,终成为经典。

5、文字同音近义原则:王东岳学者总结上古文字创造时有一特点,发相同音的古文字,有着相似或相近内涵。


二、古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气候与自然环境

距今13000-6000年(简写J.13000-6000年)的古中国属于间冰期,气候偏暖,大型山脉河流已经基本成型,与目前大陆格局相仿,从全新世(10000年)开始,海平面已经从最低-120米升至-40米。全新世早期,海平面继续上升,平均上升速率大约是每100年上升1米,海平面的迅速上升.就使得海岸线向陆地方向发生大幅度迁移,末次冰期露出的广大的大陆架地区,渤海黄海东海区被淹没成大面积的浅海,J.7000-5000年时上升到-10米又回落至-20米后又回至-10米。古地理环境因此发生重大变化。见下图2。


从人性等角度初步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

图2、 13000年以来全球海平面变化图[1]


青藏高原一级地势阶梯处于中部抬升夷平,边缘不断剥蚀状态;二级地势阶梯,西北方新疆内蒙处于风沙剥蚀和堆积共存状态,中南部华北、云贵川处于剥蚀形成千沟万壑状态;三级地势阶梯东部处于大面积堆积状态,河流四处摆动迁移,东北和华南处于剥蚀和堆积共存状态。受古人类迁徙活动影响,尤其是火的使用,居住空间空前扩大,植被大面积破坏,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

全新世(约J.10000年)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初期为气温和降水逐渐波动性升高的时期,全新世早中期为气温和降水明显偏高的大暖期气候时期,全新世中晚期气温和降水呈现波动性下降的趋势。J.9000-8000年各地区的气温或降水已达到同目前大致相似的水平。J.7000-5500年为比较稳定的暖湿时期,适合古人生存和迁徙。

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主体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都处于温带或亚热带东亚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旱。暖湿同期的气候特征十分有利于种植农业的发展。这一广大地区的古代人类,夏季都适宜农业耕种,冬季都需要储存食物和抵御寒冷。

黄河流域和西辽河流域所在的北方地区,丘陵、台地和河流阶地等地貌部位都分布有厚层的黄土,河流谷地和冲积平原上也分布有厚层的次生黄土,是良好的旱作农业种植地区[3]。

长江、淮河流域中下游、华南及浅海区沉积搬运时间长,以粘土为主,气候湿润,河网密布是良好稻作农业种植区和渔业生存区。
2、地理水文变化环境

J.13000-6000年古中国与现代中国地理水文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别:2万年以来,古黄河从托克托南下(前文推断),与渭河流域合并,在郑州一带向东南、东北进行大面积冲积扇堆积,形成黄河三角洲,根据华东地区出现的最早8000年前顺山集、双墩、龙虬庄遗址,说明今黄河下游以南地区在J.8500年前,在黄河和淮河共同冲积扇堆积作用下就已经形成黄淮平原。但仍存在北部有史记载的荥泽、大野泽、菏泽(渮泽)、孟潴泽(孟渚泽)等小丘与湖泊共存地区。见下图3


从人性等角度初步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

图3 古东海与九泽分布图

而在黄河下游华北平原以北地区,也是黄河曾经流经黄泛区,沿天津、石家庄、邯郸、濮阳、聊城、滨州等一圈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范围,没有发现J.3000年以前的古遗址。根据目前黄河每年16亿吨搬运泥沙量计算(太行山东麓仅堆积于其坡脚计),6000年可沉积约100米厚度泥沙量,减去公元1128-1855年黄河夺淮700多年的泥沙量,仍可堆积88米厚度泥沙量,而黄泛区目前平均海拔按40米计算,在J.7000-5000年前海拔为-20米,此区域仍有平均-28米的水深,说明该区域6000年前属于浅海区。根据《山海经》东海位置记载即为此区域,笔者称其为古东海。其西部有史记载有大陆泽、雷夏泽(雷泽)连接陆地,是中国先民生产生活拓展区。见图3、4。


从人性等角度初步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

图4 、有史以来黄河迁徙故道图(摘自网络)

在长江流域,平均海拔约10米的长江三角洲南缘遍布J.7000前古遗址,加上当时海拔-20米以上,古遗址应该遍布现今的东海西部浅海区,也说明J.6000年前长江流域往下游带来泥沙量很有限,主要堆积在苏南及浅海区(也是少见古遗址区),推测上游四川盆地在承载大量泥沙量;同时汉江与长江交汇处荆州、岳阳、武汉三角区,其地势低洼,洪水淹没时,可以承载大量泥沙量,历史记载云梦泽(洞庭湖)在此处,可以推测6000前的云梦泽将是含荆门、常德、洞庭湖、仙桃等广大低海拔区域。长江中下游震泽(太湖)、彭蠡泽(鄱阳湖)、在J.6000年前也将比现在范围要大许多。见图3。

塔里木盆地东缘台特玛湖,位于阿尔金山北麓,是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河流最终汇集区,东部罗布泊地区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塔里木上游河流截流后才逐渐干涸,其标高在810米-800米面积就达4万KM2。可以推断6000年前,除去南部库木塔格沙漠形成过程局部堆积台特玛湖外,其面积将远大于4万KM2。见图5.

柳加波[4]通过昆仑山北坡黄土CaCO3含量与粒度组分含量分析,其变化均指示了在J.17000年之前塔里木盆地内是明显的干旱期,而J.17000-14000之间出现明显的湿润阶段,说明J.17000-14000湖面面积广大,地势平坦,水产丰富,是古人类曾经良好聚居地。河泽湖网密布,也是古人类个体来回迁徙容易错道区域。在J.14000-9600之间,即末次冰消期末期和全新世早期,普鲁剖面中粒度明显变粗,细砂组分含量增加,CaCO3%值均明显下降,指示了塔里木盆地内的干旱化特征。1.4万年以来湖面逐步减小,在风沙作用下逐步趋于干涸。说明1.4万年后古人在此处生存危机逐渐迫近,逼迫其向外迁徙。


从人性等角度初步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

图5、台特玛湖地理位置图

关中盆地(三门湖)东部,渭南南部北庄发掘一地层剖面[2],地表下部约9米(海拔约507米)至13米为淤泥层,C14测年为J.15000-30000年,可以推断武功、礼泉、三原、西安、大荔等地,海拔小于500米以下,皆是三门湖发育退化和黄土慢慢堆积区,其边缘直到J.6000年才出现半坡遗址(海拔约414米?)。

3、盐场分布

青藏高原上新生代地层裸露,盐场广布,数千万年来已经养成了对食盐依赖,因此迁徙中部族勇敢的青年除了寻找新的土地和动物资源外,还必须寻找到新的盐场,各部族迁徙途径中分布的盐场,尽管有史记载缺少,但仍可推断是部族先民最早的发现、交流、贸易之地。根据吉成名研究成果[9],以及古遗迹分布途径,可以推测秦陇部族迁徙途中使用盐场有陇中高原漳县盐井镇池盐、中条山北麓运城池盐、鄂尔多斯高原吴忠盐池、燕山东麓滦平池盐,长江中游奉节、忠县多出遗址产盐,以巫溪县宁厂古镇盐场历史闻名,以及古东海、东海海煮盐等;沧浪部族迁徙途中盐场有芒康盐场、诺邓、安宁石盐,东海、南海海煮盐;昆吾部族盐场有和田昆仑山石盐、罗布泊蒲昌海池盐(古称盐泽)、凉州石盐、曼德拉苏木盐场等;华南内陆湘桂粤交界一带盐场缺失,相应古遗迹发现概率也较少。见图6


三、秦陇部族迁徙途径及文明起源

位于岷山和祁连山之间,古汉水、渭河、黄河源头区,地势逐渐降低,气候适宜,J.13000年后随着青藏高原持续抬升,气候恶劣变化,青藏人以族群为单位可以与动物一起依水流和地势,向下游缓慢迁徙,自然迁徙方向有共和盆地、汉中盆地、三门湖(关中盆地),鄂尔多斯高原,宁夏盆地,在广袤黄土高原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地势平坦,视眼开阔,他们崇拜太阳。最先迁徙聚集地为一级地势阶梯向二级地势阶梯过渡的定西、陇南、天水一带陇中高原。是社会矛盾最先爆发点,先期迁徙族群与后期迁徙族群的生存竞争矛盾促进古人进化。也是秦陇部族文明发源地。高原上不断往下迁徙的部落族群生存空间挤压是该区域向东(河流下游方向)迁徙的原动力。畜牧业资源枯竭,在飞禽粮食遗漏中逼迫种植业诞生,使族群具备了长距离迁徙条件。种植业诞生加上熟食用火要求和取水困难,逼迫制陶业诞生和发展,生火制陶让古人生产文明进入萌芽起源阶段。途中漳县池盐发现也为部族迁徙准备了当地饮食条件,无需返回高原取盐。

根据地理大势和河流走向,其迁徙途径主要分为北中南三支:北支沿黄河中上游-鄂尔多斯高原-燕山山脉-东北平原方向,游牧资源丰富,族群以畜牧业生产生活为主;中支沿渭河流域-关中盆地-郑州黄河三角洲-山东半岛出海,所经黄土覆盖区适合旱种农业发展;南支沿汉水流域-云梦泽东西岸-长江中下游出海,水资源丰富,渔猎是主业,迁徙中种植业适合稻种农业发展。相应的各支迁徙途径中,社会关系断链(主要为自然灾害形成)残留部分并被发现古遗址。见下图6


从人性等角度初步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

图6、秦陇部族距今13000-6000年迁徙图

(一)、中支源头扩散区:部族先民沿渭河流域及三门湖(关中盆地)南岸不断迁徙,主要发现残留遗址有:

1.大地湾一期遗址J.7800-7300[0],该遗址发现最早6万年遗迹,是古人类长期生存区,有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 、彩陶、雏形文字、数间“宫殿建筑”(大房子)、最早的“混凝土”地面、最早的绘画等。彩陶绘画条纹表达可以推断有最早毛笔工具出现;发现绣花针一样细的骨针,其针眼推测已经有金属器出现并加工(外族带入?);

2.师赵村一期遗址J.8220-?-7300-6900,发现彩陶,附近西山坪一二期遗址与之相似,以夹细沙红褐陶、灰褐陶为主;

3.老官台遗址J.8000-7000,陶器以内黑外红陶,夹砂灰白陶为主,竖穴土坑葬,瓮棺葬,临潼白家遗址J.7000-?发现最早彩陶;

4..姜寨遗址J.6600-6400,发现彩陶、刻画符号(直线、斜线为主)、大房子、二音孔陶埙、石斧、石刀、最早黄铜片与黄铜管、一件玉圭等;

5.半坡遗址J.6800-6300,发现彩陶(动植物花纹、几何图案)、尖底瓶、石刀、骨针、公共墓地、大房子160m2(房基有粟米和人头骨奠基祭祀?)等;

6.庙底沟一期遗址J.6000-5500,发现彩陶(黑色为主)、石刀、瓷器?铜器?等;

7. 仰韶遗址J.7000-5000,发现彩陶(渔网、动植物、几何花纹)、大房子、石刀、毛笔痕迹等;

运城池盐发现,让郑州黄河三角洲扩散区,成为族群新的立足和始发地,逐步与源头区联系减弱,成为中支秦陇部族新的文明发展中心,残存遗址有:

8.裴李岗遗址J.30000-8000、李家沟遗址J.10500-8600,出土筒形罐,发现鸵鸟蛋壳串珠,红曲酶酒等,无彩陶

黄河三角洲南部沿淮河流域从登封、信阳、蚌埠、淮安、可向东海、日本群岛迁徙。J.13000-10000年,海平面从-120米上升至-40米。东海海沟两岸近在咫尺,竹筏可以轻松跨越。洪水作用沿途残留遗址有:

9.贾湖遗址J.9000-7500发现7孔骨笛、稻种遗存、刻符龟甲(具备汉字基本笔画,将直线、斜线、曲线有意组合)、石刀、太阳纹陶器;

10.双墩遗址J.8000-5500,发现大量陶器,上有自然动植物生活类刻画符(采用单线、双线和多重线);

11.顺山集遗址J.8300-8100最早环壕聚落,夹砂泥质红陶为主、一期见一件玉管、二期见绿松石饰件、三期见玉锛;

12.龙虬庄遗址J.7000-5000,出土灰陶为主(其刻画符具备直线斜线曲线有意组合),骨角器,骨制筷子,含18件玉器,以饰品为主;

13.大伊山石棺遗址J.6500-?,出土夹砂陶、骨针,玉器饰品。

该流域玉器时空关系不详,可能是昆吾部族个体迁徙交换带入,待详考。

北部沿太行山山前黄河岸与古东海边部向北扩散迁徙,沿途残留遗址:40.磁山遗址J.10300-?发现夹砂陶、石刀、骨针,最早纬席、家鸡,大量埋粮食祭坑;41.北福地一期J.8000-7000、出土陶刻面具(冰冷状)、祭祀场出土少量玉石(时空关系不详,来源不明)、南庄头遗址J.10500-9700,夹砂陶、骨针;42.东湖林人遗址J.11000-9000,43.转年遗址J.13000-9000少量褐陶片,陶器蚌器墓葬,该支有相似筒形罐文化陶器。

东部穿过大野泽、菏泽(渮泽)、孟潴泽(孟渚泽),从山东半岛泰山北侧,古东海南侧边缘迁徙,穿过渤海海沟至辽东半岛,然后北上至乌苏里江,跨过白令海峡,可至美洲(印第安人居住区),残留遗址:17.大汶口早期遗址J.6500-?-4500,出土大量陶玉石器(玉器时空关系不详),其工艺精美;18.后李遗址J.8500-7500,夹砂陶(未见彩陶),纹饰简单;19.前埠下遗址J.8000-?含玉器,时空关系不详;20.北庄遗址J.6500-?位于浅海区,出土大量彩陶器,鸟形鬶,人面泥塑,筒形罐与辽东半岛一致;21.小珠山遗址J.6300-?,夹砂黑褐陶,石刀;22.新乐遗址J.7200-6800,出土最早木质鸟雕刻品、石刀;23.新开流遗址J.6080-?,出土大量渔网相关纹理陶器;24.小南山一期遗址J.17000-13000,出土素面陶器。

东部穿过菏泽(渮泽)、孟潴泽(孟渚泽),从山东半岛泰山南侧迁徙,残留遗址:

14.大墩子遗址J.6000-?出土彩陶、石刀;15.北辛遗址J.8400-7300,出土夹砂陶,石刀、骨针;16.扁扁洞遗址J.12000-9000,出土粗糙夹砂陶,骨针,属最早迁徙族群。

(二)、南支源头扩散区:沿汉江上游向下游扩散,沿途残留遗址有:

25.李家村J.7000-?出土夹砂灰黑陶,石刀、何家湾遗址J.6000-?,26.八里岗J.6800-?、下王岗遗址J.7000-?具有仰韶早期文化特征。

在荆门一带遇云梦泽形成两个分支,往云梦泽西侧沿山前河岸向南迁徙,经过武当山、巫山、武陵山东麓边缘,一路向南扩散至沅江中游,沿途残留遗址有:29.彭头山J.8200-7800、皂市遗址J.7000-?;30.划城岗J.6800-4000、汤家岗遗址J.6000-?;31.高庙早期遗址J.7400-6500、6500-?出土白陶,流行戳印凤鸟纹和獠牙兽面纹、太阳纹、八角星纹,竹席,骨刀、骨针,大型祭祀场, 祭祀坑39个(一个为人祭坑,时空关系不详)。

遇长江区,由于往宁厂古镇等地取盐方便而向长江上游大溪方向扩散。沿途残留遗址:27.杨家湾J.6000-?(出现陶器刻画符,毛笔绘制)枝城北遗址J.8000-7000;28.大溪遗址J.6400-5300出土各色陶器,玉石骨牙饰品丰富,缺少农业工具,推测盐物交流贸易盛行;

往云梦泽东侧大洪山边缘扩散并入长江中下游三角洲,直至东海-20米海拔浅海区;沿途残留遗址:

32.屈家岭遗址J.5300?-4600,有精美彩陶、太极阴阳图纹;33.仙人洞遗址J.20000?-8800-?出土世界上最早陶器,骨针;34.马家浜遗址早期J.7000-6000、出土灰黑红陶,骨针,石刀,罗家角遗址J.7000-?白陶,陶纺轮;35.河姆渡遗址早期J.7500-6500,出土独木舟,干栏式建筑,双鸟朝阳牙雕、骨针纺轮、井头山遗址J.8300-7800,属于贝丘遗址,深埋地下8米,出土木漆器;田螺山遗址J.7000-5500,出土骨针、含玉器?36.跨湖桥遗址J.8000-?出土独木舟、彩陶(太阳纹)、骨针(细针眼出现,推测已经有金属器工具)、萤石饰品、纬刀、中草药罐、弓钻取火、慢轮制陶术,海水制盐;

沿钱塘江流域迁徙,残留遗址:

37.良渚早期遗址?残留汇观山祭坛[10](坛上后期墓葬一件精美玉琮,应为良渚后期昆吾部族先民所赠);38.上山遗址J.11000-8500、小黄山J.9000-?遗址,和39.荷花山遗址J.9000-8000 出土夹炭陶,稻作遗存。

钱塘江流域是早期秦陇部族先民最早逆流扩散区,可能受东海海水上升海侵威胁,族群上岸二次迁徙影响,出土有相似的平底盆-圈足盘-双耳罐文化陶器[8]。

(三)、北支源头扩散区:向北沿黄河上游往下或穿越六盘山 、米缸山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宁夏盆地,阴山、大马群山南麓,古黄河走廊,燕山、努鲁儿虎山到达西辽河流域。吴忠盐池县咸盐发现,翻山困难,逐步减少了与大地湾源头区之间的联系,最后成为只有北上迁徙为主的通道,文明发展也脱离中支源头区影响,而具有北方畜牧特色文化。沿途残留有:54.贺兰山岩画J.10000-?有怒目圆睁的太阳神,狩猎动物图符;49.鲁家坡遗址J.6000-?50.海生不浪、白泥窑子遗址J.6000-?;51.阿善遗址J.6000-?出土骨针、骨刀,泥质红陶,后期有少量彩陶,圆形祭坛 ;52.石虎山遗址J.6500-6400有四周石头墙垣;53.于家沟遗址J.14000-8000,出土夹砂黄褐色陶片,磨光石斧;44.裕民遗址J.8400-?有红陶,房址;45.白音长汗一期J.8200-7200有夹砂褐陶;46.小河西遗址8500-8200,赵宝沟遗址J.6800-?,出土夹砂褐陶 ,凤鸟图案 ,人面陶塑,猪首鹿首神鸟组合?圆角方形石祭坛等;47.双塔一期J.11000-8000石犁、蚌刀、人面陶,最早玉珠其时空关系不详;48.后套木嘎遗址J.12000-5000?出土石斧,变形头骨。

在秦陇部族周边遗址中,有贺兰山太阳神,高庙众多太阳纹鸟纹陶器,新乐遗址鸟雕,日本群岛崇日传统,河姆渡双凤朝阳牙雕出现。根据文明遗存法则,推断秦陇部族以太阳为图腾,崇拜鸟神。J.6000年以后出现的夸父,在被应龙囚禁后仍追逐日景而死《山海经.大荒北经》,也反映其对太阳族群热爱和坚贞。

秦陇部族在迁徙中,随着人口增加必须寻找到新的生存环境,拟定规矩划定生产活动界域。沿河向东,可以在黄河泥沙不断堆积古东海边缘增加的土地上寻找新的乐土家园。推测先民们时常在黎明时分在新增土地上划定族群归属,后期昆吾部族介入,其平民被称为“黎民”。黄河堆积和古东海海侵海退反复,陆地和河泽交替出现,常带给黎民家园毁灭性灾难,当发生在磁县、邯郸一带时,留下精卫填海神话(《山海经.北山经》),流传于该地漳河上游长子县,记录了黎民之主(炎帝)女儿精卫的勤劳、勇敢、智慧和不屈,以及对土地的热爱。顺天应人,古东海精卫遇难处也被漳河、古黄河泥沙填埋成为黎民新的家园。

秦陇部族主要沿河流往下游迁徙,其交通工具为竹筏,《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最早祖先帝俊住地有大竹可为舟,曾孙番禺“是始为舟”,当遇到大泽时沿着泽岸边缘迁徙,渔猎是其迁徙必备技能,盐物交换规矩包含着与岸上先民交流贸易的最初社交礼仪。

筷子发明,缩短了熟食时间,从小锻炼了双手五指协调运用功能,不仅体现而且不断发展先民的勤劳和智慧;毛笔发明,美化了彩陶,表达了先民们的内心世界,不仅体现而且不断发展了先民的艺术和思想。一双筷子,一支毛笔为以后中华文明的阴阳文化源头思想奠立基础。

大地湾最早的数间大房子,最大面积420m2,业内人士推断其为最早宫殿建筑,由于大房子是当地发现突兀建筑,时代最早约J.7300年前,远远超出了一个族群需求,笔者推测其用途:是秦陇部族从高原上不断迁徙而来的族群在大地湾的落脚点,且是老弱妇孺居所,而青壮年在外狩猎,开荒种植,供给食物。先期族群对后期迁徙族群的善待,促成大房子(F405)产生,也促进各族群的交流。人口增加,生产活动界域扩大,时间推移,大房子由老弱妇孺居所过渡为迁徙老人、祖父母居所,最后成为祭祖圣地。中华文明尊老爱幼,孝老护幼传统也从此诞生。祖先尊神故事传说的传承和文明聚集传播离不开此地,《山海经.大荒南经》上古先帝帝俊应该就居住这里,记载“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以黄河三角洲为中心,在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八个儿子加上两个子孙共建立十个方国(已经有生产活动界域):中容、白民、司幽、黑齿、三身、季厘、西周、儋耳、牛黎、殷商。而殷商乃后期加入,说明另有至少一国遗落或失联,杞县鹿台岗遗址区祭祀台记录这一现象[6]。见图7,祭坛缺口(遗落方国)位于东南方(是否海平面抬升,东海隔绝,一族群迁徙日本群岛后无法往返?一族群被长江下游改道(过镇江),三角洲扩大隔离,无法参加盟约?待考),也说明鹿台岗是秦陇部族-帝俊一族(中原主支)后期族群联盟中心。秦陇部族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也以帝俊族为中主线。(后期被昆吾部族首领后羿所征服)。

从人性等角度初步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

图7、鹿台岗Ⅱ号遗迹祭坛平、剖面图

沿淮河流域贾湖遗址、双墩、龙虬庄遗址出现的刻画符,已经具备古汉字基本笔画,将直线、斜线、曲线有意组合,是创造古文字族群,时间约8000年前,推测画写于竹木片上,使用于本族群向东扩张土地,而传递信息需要。是否属于帝俊孙裔族食谷的西周之国?(《山海经.大荒西、北经》)待考。其后服务于殷商社祭。

后期出现甲骨文“中”字写法,可以复原帝俊一族迁徙分布情况:先祖站在天水大地湾,沿着渭河黄河主河道,可以直面东方,迎接太阳神,以黄河三角洲鹿台岗(中原)族群为中心,右侧前方分布有泰山北麓、南麓迁徙族群,右侧后方分布有沿着淮河流域、汉水长江流域迁徙族群。这不仅是一副最早的族群迁徙图符,也是祖先对勤劳勇敢子孙开疆拓土的心中荣耀和牵挂。而孙裔领袖黎民之主站在东海之滨泰山之巅,面向祖先圣地,沿着黄河渭河主河道,黎民子孙遍布河南(黄河左侧)、大江(长江)南北。祖先护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气概,仅一“中”图符,即可言表。其后昆吾部族介入,将中原生产生活活动界域称谓“中国”,见图8、9。


从人性等角度初步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


从人性等角度初步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

图9、帝俊族群迁徙途径分布图

四、沧浪、原始部族迁徙途径及文明起源


位于大雪山、大凉山与横断山脉之间,属于高山峡谷密林地带,动植物资源丰盈,由于纬度低,气候环境优越,青藏人族群迁徙缓慢,生活安逸,仍以沿澜沧江、怒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江大河被动迁徙后重新建立族群为多,可远至东南亚及大洋洲,生物链和社会关系链皆完整循环,加上气候湿润,留存古人类活动遗迹罕见。族群沿古雅砻江-元谋-昆明盆地及红水河、西江、珠江流域迁徙途径是历史惯性,也最为便捷。见图10。


从人性等角度初步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

图10、沧浪原始部族距今13000-6000年迁徙图

由于芒康、安宁附近有自然盐场,是沧浪部族主要聚居地和迁徙起点,上游不断迁徙族群,食物资源短缺,促使部族各族群向中下游迁徙,中下游湘桂粤交界一带盐场缺失,沿途仅在二三级地势阶梯之间和沿海残留有古遗址:.60.玉蟾岩遗址J.12000-8000,发现最早人工稻栽培标本,陶片距今1.4-2.1万年;61.甑皮岩遗址J.12000-7000,出土陶雏器,慢轮制泥质陶,多绳纹、水、网等波浪纹,石刀、骨针;62.顶狮山遗址J.8000 -5000,出土绳纹陶,肢解葬;63.咸头岭遗址J.7000- 6000 ,出土粗绳纹陶,后期有白陶,彩陶;64.大坌坑遗 址J.7000- 4700 位于台北,手捏陶,绳纹陶;65.桥山遗址:J.6000-?位于海南岛 ,夹砂陶;67.奇和洞遗址J.12000-7000 出土石刀、骨刀 ,夹砂陶;

先民们轻松跨越琼州、台湾海峡,说明沧浪部族在7000年前已经有良好使用竹木舟技术,也为部族迁徙南亚岛屿具备远距离迁徙条件,他们共同语言属南岛语系,应该源于闽粤沿海一带浅海聚居时形成。三江河流急流势陡,沧浪部族回返可能性极小,只能不断从上游迁徙来的族群中单向得到先祖地信息和生产力拓展技术,文化交流内容有限,导致沧浪部族文化形成要落后于其他部族。三级地势阶梯河网发育,迁徙地渔猎生存文化则为强项。但J.6000年前后,高庙族群向南迁徙,与沧浪部族文化交流发展,形成新的文明。甑皮岩遗址J.12000-7000顶狮山遗址J.8000 -5000、奇和洞遗址J.12000-7000与长江流域下游的仙人洞遗址J.20000?-8800-?具有最早 、最原始的绳纹圜底釜陶器[8],说明更早的陶器在高原上就已经在某个部落或族群出现。
高原原始部族是近距离迁徙族群,后期残留遗址有:66.新光遗址? –J.3700,位于一二级地势阶梯之间,石刀,夹砂陶(波浪纹),位于一级地势阶梯的高原近东南部;后期70.卡若遗址?-J.5000 -4000,早期被破坏,圆石台祭坛,大量陶石器,少量玉石饰品和海贝,交换而得。说明高原还存在与秦陇部族交流的原始通道,可称秦沧通道,详情待考。高原由于地理剥蚀强烈,地质地貌上夷平运动,原始部族残留遗迹极少,残存71.扎西岛岩画?72.野牛沟岩画? 时空关系不详;印度河上游遗存 73.塔康巴迁徙岩画?位于日土县西部,记录喀喇部族举族迁徙图,寻常而无奈。夏达错遗址:J.8000-?发现石针,文明已不一般,可惜遗迹极少。推测西部喀喇部族早期南下印度与印非人创造了印度文明,西进与东非、欧洲人创造了苏美尔文明(见前文)。


五、昆吾部族迁徙途径及文明起源

从人性等角度初步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

图11、昆吾部族距今13000-6000年迁徙图

位于阿尔金山与昆仑山之间古车尔臣河中上游出峡谷地带。10多万年来依托沿河出昆仑山口就有无数奇形怪状动物下山即刻可以抓获。很长时间生活是很安逸的,直到高原上动物骤减,而后来青藏人迁徙加入,使族群生存竞争加剧。促使昆吾部族族群向东古车尔臣河下游迁徙,来到台特玛湖。向西由于帕米尔高原阻挡,只能以个体来回迁徙(但也会促进与西方内外部族间信息交流)。1.7-1.4万年,台特玛湖气候湿润,湖水广布,渔业资源丰富,是良好的生活聚居区。昆仑山上有石盐[9](白如水精,安息、月氏、天竺至伽那调御皆仰此盐),罗布泊蒲昌海(盐泽)有池盐,部族先民在此可以自给自足。 和田河、玉龙喀什河、车尔臣河河滩里漂亮精美昆仑玉,是部族先民一生玩具和珍爱,塔里木盆地不断刮起的风沙形成龙卷风激起先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龙的模样刻在其世世代代一生的心灵中,一飞冲天、变幻莫测、可遇而不可求更增加其神秘力量。龙卷风瞬间将部族财物席卷而空,与昆仑山上应有尽有的食物资源形成巨大的认知反差,是原始阴阳文化有无观念发源地。《山海经》中描述的奇形怪状的动物观念,出自昆仑山口数万年如一日抓获动物时的常年印记;其记载昆仑山是西王母住地,昆仑山像祖母一样抚育子孙。

1.4万年以后,塔里木盆地趋于干旱化,台特玛湖面积逐渐缩小,平坦湖床使其成为大泽后逐渐干涸,最后只留下罗布泊。渔猎资源减少,南部库木塔格沙漠形成预示风沙加剧蔓延,西部青藏人不断迁徙加入,使昆吾部族开始向东迁徙进入河西走廊;向湖西北岸一支带着玉石进入天山、阿尔泰山、西伯利亚、中亚、蒙古高原等地。向东一支他们带着玉石,向着逃离西北风(龙卷风)方向,向着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沿着山前河岸,寻找可以阻挡风沙的山南(风水宝地)安居乐土。回返族居地反馈信息中,在地形地貌时常变化台特玛湖大泽中常常迷失归途,子孙聚散离合、生死未卜的悲喜祈盼在部族长老心中时时上演,塑造了部族浪漫主义、人生吉凶观念基因,人口流失使人丁兴旺成为部族兴盛的祈求。在河西走廊,一路尾随的龙卷风,成为先民迁徙前进动力,也成为部族心中的龙图腾;可以栖息的大山成为先民崇拜的山神;风沙剥蚀和黄土覆盖,有限生存土地只适合旱作农业种植,社会关系繁续,使昆吾部族发现的残留古遗迹极其罕见,主要以岩画为主,记录部族先民心中的念想和祈盼。其留存时间大多不详,待考。

沿途残留遗址有:80.且末岩画?位于昆仑山口,图符数量巨大4000幅之多,内容涵盖天象、祭祀舞蹈、狩猎畜牧、神秘图符等;(且末二字推测后期先民寻祖时,将“祖”字(埋藏)拆分模糊而得)。81.桑珠、康阿孜岩画?位于和田皮山县,有人物和似文字图符;82.兴地岩画?位于天山南麓,有狩猎婚嫁舞蹈图符;83.康家石门子岩画?位于天山北麓,有祭祖群舞图符,祈盼人丁兴旺;84.黑山岩画?位于嘉峪关,有舞蹈狩猎动物图符,时间跨度长;

约1.3万年,昆吾部族一路向东进入河西走廊,其中中途北上主要有沿弱水-居延海迁徙进入蒙古高原一支,途中盐场缺失,随后向东进入黑龙江上游,沿河进入中下游,在乌苏里江留下95.小南山二期J.9000年前玉器,也是昆吾部族与秦陇部族边缘孤独族群(或个体)最先交集的地方,(详情待考)。沿途残留遗址:94.哈克遗址J.7000 -5000、团结遗址J.6000- 5500位于海拉尔区,出土石刀、骨刀、玉器、象牙人面雕,夹砂陶,简单纹彩陶,赤铁矿石。沿途交流族群少,属于昆吾部族接近原始文化类型。

一支沿着雅布赖山-狼山、阴山迁徙至蒙古高原,进入西辽河流域,以狩猎和畜牧生产生活,途中在大马群山、七老图山,与秦陇部族交集。沿途残留遗迹:85.曼德拉山岩画?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缘,有数量巨大6000多幅图符,涵盖先民居所狩猎舞蹈生产生活自然天象等各方面,时间跨度长达万年;86.银根苏木岩画?;89.白音长汗二期遗址J.8200?-7200-5300,出土粗砂黄黑褐陶(曲线折线纹),石刀,骨针,少量玉管、玉玦、玉蝉;54座房址,女神庙出土至少6个女性塑像;90.兴隆洼、 沟遗址J.10000-7200,出土石刀、玉器 、黍粟;91.查海遗址J.10000-7000 出土玉器、龙纹陶片,蟾蜍陶罐,石堆塑龙,大房子,祭祀坑;92.双塔二期J.5500 -5000 ,出土玉器、墓葬、脊椎骨缺失?93.左家山遗址J.7000- 4800,出土石质雕龙 、黄褐陶等。白音长汗一、二、三期属于不同族群生存区,也是秦陇部族与昆吾部族最早融合区,大量房子可供迁徙族群落脚歇息。主要继承发展昆吾部族原始文化。

中途有87.庙子沟遗址? –J.5500-?出土石壁、石埙、石环、陶环,房内葬,这是昆吾部族族群,发生瘟疫留下完整生活场景(魏坚研究成果),此处盐场缺少,应该是与秦陇部族交集中将玉石交换盐物或粮食资源了,只能就近取陶石加工饰品和信物;88.北福地二期遗址J.7000-6700,未见玉器,但一期见玉器,其时空关系待详考。该支族群路途遥远,困难重重,盐场缺少,沿途受秦陇部族资助也一定不少,导致末了玉石稀少,但始终保留龙的图腾崇拜,和对西王母尊崇。查海遗址大型石堆塑龙,包含着昆吾部族对族群图腾信仰的坚贞和对秦陇部族的力量示威情感。该支文明在有史以后辽、金、清时期仍有太后掌权传统,说明昆吾部族原始传统力量的强大。

昆吾部族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一支族群沿着河西走廊,翻过乌鞘岭至黄河岸边,面对东岸的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秦陇部族中原族群,他们有着相似的面孔和语言(蒙古人种和汉藏语系),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和价值观。从河岸交流到两岸往来至少经历3000年,直到约7300年前两个部族在大地湾实现碰撞,交流,融合形成共同中心力量,并自然创造历史。“和实生物”,无形中担负着缔造中华文明的使命。昆吾部族也向秦陇部族学习建立大房子(F901),一样承担不断迁徙而来的族群在大地湾的落脚点,大房子由老弱妇孺居所过渡为迁徙老人、祖母居所,最后成为祭祖圣地。而土地的生产使用成为两个部族融合矛盾的最初的始发点和归宿。

由于陇中高原兰州、定西、临夏、天水等地是6000年前先民繁盛居住生产区域,社会关系未断裂,留下古遗迹概率少,但是西北风影响及与土著秦陇部族土地资源矛盾留下了“刑天争神”的神话,见图12。包含着昆吾部族对秦陇部族力量示威的情感。

从人性等角度初步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

图12 《山海经.海外西经 》刑天争神故事

其背景:部族先民辛辛苦苦种植了一片黍粟粮食,到了秋收季节,结果被龙卷风席卷而空,部族首领裸露上身,拿着长耜,对着经过的龙卷风挥舞,怒骂老天爷,砍伐老天爷。他的头颅被龙卷风遮挡,只看到露出的上胸,远远看去,双乳像是眼睛,肚脐像口。根据文明遗存法则,刑天的木偶,目前在甘肃的礼县还能看到。反映先民与自然的抗争惨烈和不屈,此类事件在河西走廊至陇中高原上几乎每年发生,得以让神话流传延续,诞生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革命斗争精神。灾难降临时,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总会有一些英雄站出来带领黎民百姓战胜苦难,奔向光明。

向东迁徙沿途残存遗址有:96.大地湾二期J.6500-4800大房子(F901)前面广场有12柱洞[5],度量衡器陶罐,骨刀尺,玉器,J.7300-6500年是否存在断代、还是尚未发现?资料不详;97.师赵村二三期J.6900-5800 ,玉器时空关系不详,待详考; 98.姜寨遗址J.6600-6400,发现彩陶、刻画符号(直线、斜线为主)、大房子、二音孔陶埙、石斧、石刀、最早黄铜片与黄铜管、一件玉圭等。具有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特征,是两部族共同生活遗址。

99.西水坡遗址:J.6400-?,发现三组特殊墓葬[6],一组为山字型,墓主人蚌塑龙虎相伴,少男少女相随,少女头部有刀砍痕迹。见图13,第二组龙虎鹿蜘蛛图案,第三组人骑龙虎图案,皆为蚌塑,蚌壳应该来自古东海。未见玉器。

从人性等角度初步推测中华文明的起源

图13、西水坡山字形M45平面图

昆吾部族一路向东的理念(其后一族群错道留下愚公移山传说),在大地湾与秦陇部族碰撞交流,学习了新的生存本领,尤其是行舟技术后,有大胆族群从大地湾沿着渭河(三门湖边)、黄河主干道穿越秦陇部族密集生活区,从大地湾至姜寨、半坡、仰韶又到黄河三角洲,途中都有大房子(应该为两个部族共建为主)可以歇息落脚,漫长路途安全迁徙反映了昆吾族群与秦陇族群的恭敬礼仪和谦让友爱,度量衡的出现说明了两部族出现交流贸易。玉石逐渐减少,应该用于盐物或粮食交换,但依然保留龙的图腾崇拜,迁徙最远西水坡礼葬遗址中少女头砍痕迹应该受到了秦陇族群中不友好个体的为难和伤害,山神庇护形制,龙虎形蚌塑,人骑老虎表达了对秦陇部族的力量示威情感;少男少女围绕、指向西方肋骨表达祖先护佑和人丁兴旺的祈盼;鹿和蜘蛛表达了族群的动静智慧祈求。他们来到古东海边,遵循秦陇部族内部定下规矩,黎明时分退潮时占领土地,确定归属。土地占有的不均,无疑将激发了两个部族间族群的矛盾。也使古东海退化堆积区成为两个部族土地交错穿插区域。其后鲧禹治水困难和矛盾源于此。

J.6000年前后昆吾部族在陇中高原大地湾聚集交流后向东前进困难(或学习秦陇部族迁徙途径经验),使一部分族群在陇南沿汉水东进直至云梦泽并分开。

云梦泽右岸南下残留遗址有:100.城头山J.6000-?出土最早城墙,奠基时有人祭,大房子,属于哪个部族待考,暂归昆吾部族;101.高庙二期遗址J.5800-5300,出土玉钺 、贵族妇女用玉璜、玉玦等,祭祀场大型房址,39个祭祀坑中,有一个人祭坑。
云梦泽左岸东进并入长江后继续东进长江三角洲至东海,可出海外至琉球群岛。沿途残留遗址有:102.薛家岗遗址J.6000-5000 和103.崧泽遗址J.6000-?精美陶器,石刀、石钺等,各式玉器有钺、玦、璜、镯、璧、勺等,以及玉人、玉龙、玉龟、玉版、玉鹰等,两者应该属同一族群;104.马家浜晚期J.6000-5000?夹砂红陶,大量玉器;105.河姆渡晚期J.6500- 5000?田螺山遗址有一定数量玉璜、玉玦、玉珠等装饰品,时空关系不详,是否交换得来待考。

尽管残留遗迹不多,根据后期司马迁对夏(昆吾部族)记载: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加上大地湾大房子前面广场十二柱洞(立幡旗),以及姓氏宗族连续性,可以推断昆吾部族最早进入中原的夏后支主要有十二(姓)氏族族群,其与秦陇部族十支族群方国共同创造中华文明。


六、秦陇部族与昆吾部族融合之路

J.13000-6000年前秦陇部族与昆吾部族青藏高原上分离后在各自迁徙中已经创造了各自社会文化圈(初始文明),两部族碰撞融合缔造了中华文明的初始骨架。两个部族文化圈最先碰撞在陇中高原,西辽河、黑龙江流域,中心碰撞在天水大地湾一带,边缘(后期)碰撞在西辽河,阴山东麓,以及云梦泽、长江三角洲南缘一带。以大地湾为文明发展和拓展中心,向边缘来回迁徙中反复交流拓展。

根据文明遗存法则,各部族残留考古遗址遗迹特征,以及《山海经》记载,结合部族迁徙特征,总结两部族融合前后保留文化特征如下表2:

昆吾、秦陇部族融合前后保留文化特征 表2


昆吾部族

秦陇部族

图腾

太阳

爱好

玉石

土地

崇拜

山神、英雄智慧祖先

鸟神、勤劳智慧祖先

远古祖先

西王母

帝俊

价值观

追求力量

追求光明

自然关系

利用+改造自然

攫取+利用自然

文化来源

移民文化

土著文化

平民称谓

百姓

黎民

仰止

昆仑山

附禺山

祈求

人丁兴旺

风调雨顺

神话传说

(含融合后)

刑天争神、后羿射日、愚公移山、

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嫦娥奔月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共工触山、竖亥量地、琼鸟食龙、巴蛇吞象

主要族群

(史载)

十二(姓)氏族: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

十国:中容、白民、司幽、黑齿、三身、季厘、西周、儋耳、牛黎、殷商

文明创造

历法、玉器、织造、金属器、礼制、礼器、《连山易》(伏羲画卦)

历法、文字、彩陶、织造、礼制、礼器、毛笔、筷子、漆器

语言

汉藏语系+(琉球语、玛雅语、)

汉藏语系+(黎族语、印第安语、)

文化特质

乾(自强不息)、精神文明为主

坤(厚德载物)、物质文明为主




共治时期

西王母(后)

帝俊(帝)

。。。



两个部族、两种不同文化中心碰撞,可以推测中华文明思想起源:首先由昆吾部族的阴阳观念,将秦陇部族伟大发明一支毛笔,一双筷子演绎了最初《连山易》(伏羲画卦),构建了中国人特有阴阳哲学,其后发展为《归藏易》、《周易》,成为万经之首。创立了地理、历法、中医、政治、礼仪、道德、风水、建筑、兵法、围棋等人文相关科学、技艺。

推测最初政治管理模式为部族领袖共治模式,即代表西王母和代表帝俊的族长共同执政。主要管理十二(姓)氏族、十国之间生存发展交融事务,并以此扩展至其他氏族和方国。(天干地支轮回组合是否源于此,待考)。从民间传说和以后文学创作对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的印象中可以看出端倪,两位部族领袖并非夫妻,王母娘娘的丈夫为扶桑大帝,而玉皇大帝妻子为地母娘娘;《西游记》中掌管天界的神仙,唯有他俩是夫妻,但无子嗣;而在《牛郎织女》故事中点明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孙女,而牛郎乃土地主人,自然是玉帝民间子嗣,两者婚配触犯天规,须惩罚之。以上信息综合推测实行共治两个族群首领是政治联姻,其子嗣禁止婚约,以示执政的廉洁公正。

两部族共治后用《山海经》记录了两部族的发展历史和地理,采用昆吾族的理念、图符和秦陇族的文字,由于生产活动界域不明,矛盾重重,最终地理图应该被取消隐秘失传。《山海经》中开宗明义,记录了南山经中祭祀山神为龙首鸟身,璋玉礼祠;南次二经中随即记录祭祀山神为鸟首龙身,玉璧礼祠,以示平等兼爱。

半坡遗址J.6800-6300大房子南壁下埋一人头骨,附近有粗陶罐,学者们皆认为是房子奠基时作人祭,笔者质疑之。因为遗址152号特殊墓[7],该墓所埋葬的是一个三四岁小女孩,此小孩不采用习惯的瓮棺葬,反而用成人的土坑葬俗,并且埋葬于居住区内第二翁棺群东侧,随葬品极为丰富,种类也多,除6件陶器外,还有 69颗小石珠,3个石球 ,一块有孔玉耳坠,同时在陶钵内还随葬有粟。属于昆吾部族厚(礼)葬形式,而大房子本来就是秦陇部族为迁徙昆吾部族歇息准备,礼制教化已成雏型,不可能出现血腥人祭行为。其时空关系待详考证实。

大约在J.6000年前后,贺兰山的怒目圆睁太阳神岩画、云梦泽南支高庙遗址兽面獠牙鸟首纹陶器出现,预示着秦陇部族对昆吾部族力量示威;刑天争神、查海遗址大型石堆塑龙、西水坡遗址龙虎形蚌塑,人骑老虎表达了昆吾部族对秦陇部族的力量示威。而高庙遗址39个祭祀坑中,有一个人祭坑预示着两个部族矛盾出现激化,并影响南方咸头岭遗址文化。而在城头山遗址J.6000年前最早城墙奠基时有人祭现象,预示其矛盾已经扩展为部族间族群冲突。


七、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昆吾部族属于外来移民,如何生活,如何使用土著秦陇部族的土地进行种植生产是摆在两个部族首领面前必须解决的重大政治事件。大地湾属于天水地区,笔者推测“天水”取意为:天上下雨,有雨水积淌的地方都是秦陇部族的土地,乏指所有低矮富饶田地。这是秦陇部族对昆吾部族伸张的生产活动界域地规。秦陇部族供“祖”方式,以心示之,可以使用公田完成。“租”与“祖”,根据同音近义法则,“租”从禾、从且,有“给缺粮户送去谷物,在困难时帮人(祖辈)一把力”的古义。由此推测昆吾部族最先租了秦陇部族田地以上的靠近山坡的旱地(雨水流淌模糊)进行开荒种植生产,回报临时使用的大房子和食物,供奉祖辈(或双方部族)。租种他族土地的昆吾部族族群,常常到处迁徙,无法以土地命名,只好采用不同时期迁徙的固定祖父母姓氏分辨族群,因此昆吾部族平民被称呼为“百姓”。

随着时代发展,部族家庭由固定祖父母走向固定配偶阶段,私有制随之产生,社会阶层由宗族内开始向外分化,族群凝聚着各自中心力量。共治时期,尽管首领阶层族群不能婚配,随着大量昆吾部族百姓东迁,下层和其他族群百姓与黎民异族婚配却是理所当然。部分族群管理也由祖宗家法过渡为姻亲共议,并重新拟定部族规矩。当昆吾部族(龙族)可以在低矮富饶田地上种植出更多粮食,供奉(双方部族)祖辈,与秦陇部族(太阳族)和谐共处,谦让友爱,族群间一片祥和,被其他族群给予认可,并效仿之。这种社会现象,以后先民们在《周易》中记录为“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是“文明”一词有史以来最早出处。天水有古名龙城(伏羲时期?),其文化来源应该与昆吾部族曾经占主体有关。

根据已有资料,由于大地湾遗址J.7300-6500年为空白期,原因不明?初步推测,西王母和帝俊共治模式时间为J.6500-6000年,源头区黎民百姓各自信仰,相互扶持,相互交流,开疆拓土,合修历法,预测农时,玉、陶器制作工艺精良,相互媲美,秩序井然,社会安宁,文明日新月异。J.6000年以后渭河(黄河)下游,长江下游,鄂尔多斯高原,西辽河流域突然出现的高度发达的文明遗址,部族间相互力量示威,以及人祭现象出现,说明大地湾区双方部族领袖共治时代出现纷争或变故,人性出现了善恶,和与背矛盾频现!先民们开始进入纷乱时代。中华文明则进入融合拓展期。


八、结论和建议

笔者从人性、地理、社会文明、神话传说、考古遗迹等角度,初步推测了中国J.13000-6000年史前史,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期。J.13000-7300年前中国大地主要的东部秦陇部族和北部昆吾部族在青藏高原上分离后在各自迁徙途中创造了自己文化及初始文明;J.7300-6000年两部族在陇中高原(大地湾区)相互碰撞融合,主要由昆吾部族十二(姓)氏族百姓和秦陇部族十国黎民共同创造中华文明初始骨架:阴阳思想、龙与太阳图腾、玉石和土地爱好、祖先崇拜、尊崇代表西王母和帝俊的族群领袖廉洁共治、社会安宁、谦让友爱、追求力量和光明,在中原大地江河馈赠的土地上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是一项浩大全新工程,需要各学科业内外学者人士共同努力。由于大部分考古遗址成因不明,遗迹时空关系不详,历史记载相互矛盾,神话传说版本地域差异,古地理研究匮乏,古文明特征模糊,探索基础条件不佳;加上考古发掘中,原始资料信息封闭模糊和局部差错遗漏,使用时令人踌躇,探索之路估计漫长。前文中笔者认为古人类史前遗址属于自然形成,极其罕见,遗址成因探求意义远大于遗迹(遗物)发掘,不可大面积破坏性挖掘,只适合少量探井或探槽方式进行,并进行原始保护。对于上古遗址,遗迹的时空关系比遗物更为重要,需全面详细记录(影像为上)。为了更加准确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呼应新时代,服务大众,开发新的生产力,需职能部门开放探索渠道,凝聚社会力量,作如下建议:

1、 建立考古遗迹原始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借助基础考古工作者考古及研究成果,作为公共资源,服务大众。

2、 建立古遗迹、遗俗、遗史、遗音以及探索技术方法(分子人类学等)的业内外交流平台,对共享平台信息的差错遗漏进行质疑补缺,逐步完善、扩大研究成果。

3、 建立古遗迹发现、发掘、保护、纠错、开放、推广的管理、督查机制,让古文明在新时代中焕发新生。

若如此,相信不久,中华文明起源、形成、拓展脉络将更为清晰。


2022年8月




参考文献:

[0]本文大部分遗址除特别说明外皆来源于网络(百度百科为主),不再一一列举说明;

23.新开流遗址J.6080-?,表示遗址图上编号、遗址、距今年限,?表示年限不明。

[1] 朱诚 Fairbridge.等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ol. 48 No.24December 2003

《On the Holocene sea level highstand along the YangtzeDelta and Ningshan plain, East China》

[2] 周明富 周卫健:《最近3万年北庄村剖面地层学与C14测年》,《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第一集 科学出版社

[3] 莫多闻 夏正楷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环境课题主要进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环境卷)2009 科学出版社

[4] 柳加波:《昆仑山北坡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塔里木盆地环境变化历史》兰州大学

[5] 孙周秦、宋进喜:《从大地湾遗址看中华文明的起源》2008年7月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6] 贺辉:《新石器时代祭祀类遗迹研究》 南京大学

[7] 何周德:《对半坡遗址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史前研究》 2004

[8] 韩建业:《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

[9] 吉成名:《中国古代食盐产地分布和变迁研究成果》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5

[10] 罗晓群 黄莉:《良渚遗址》文津出版社 2019

虚拟货币李泰来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