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最早谁发明的
人类社会生活从原始部落社会开始,以共同采撷,捕猎,打鱼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生产方式或说劳动方式构成人类初始人类社会部落。而群居部落的初始形成是由于面对环境其它物种自己的弱小,自身安全的顾虑/恐惧或生存的抉择,从而形成群体以群体的力量对抗其它动物或环境危害得以生存延续。最初群体应起始于男女的结合,继之子女之血缘关系的家庭维系,渐扩展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部族或部族。而这时最基本和主要的活动就是吃饭或生存以及为了吃饭或生存而从事的活动。因为劳动能力或生产力的原始或低下,食物极其匮乏,因此部族内没有交换,分配也是按趋向于维持整体生存下去的平均分配。所以没有交换也就没有充当交换的中间物的存在的必要。
随着劳动能力和劳动方式的改进,食物有了富裕,部族间有的抓的鱼比较多,有的打的猎物比较多,有的采摘的野果比较多。而人类初始在食物匮乏的时间是有啥就吃啥,现在有多余鱼的想尝尝野味,多余野味的也想尝尝野果,野果多想尝尝鱼的味道,这是人的天性,(从基元上不同构成世界和社会,因为不同就有多样化,因为不同就有了区别不同之间的关系,而关系是社会本质的基元,而不同的双方个自内有着共同的内质性,这也就是虽是多样化和不同,却不是割裂,彼此孤立的。有内在的相同的东西,这就是不同之间存在沟通内需基础,在人是人性,人虽不同,人性则同),而现在人类的这个需求有了实现的物质基础,于是交换便开始了。
最初的交换是你给我三条鱼,我给你五个桃子,他给一只野兔你给一野鸡等这类的食物实物之间的交换。随着社会的发展,交换物从食物扩展的食物以外的目的的交换,如生产器物,生活物品的交换。随着交换物多样化,面临一个问题一只兔子可以换几个桃子,打兔子的可能要想我打一只兔子老费劲了才逮住它,摘个桃子很容易就搞到,这就是不同物之间交换对应交换比例问题。从本质讲交换是人类的交换,因此交换的本质还是在人类,不在兔子桃子鱼,在兔子桃子鱼上体现出来的人类本质的东西,这里就是人类费的多大劲,费多大劲获得这些东西才是人类愿意交换与否基础。而费多大劲这事却是看不到摸不着,只能交换人共同的体验知道,在不断的交换实践和尝试中,人类渐确定形成共识以贝壳为交换中介物,确定了不同东西之间交换的比例,贝壳便成了最初公认货币或一般等价物。它是使人类劳动度量物质化的表现形式以体现人类费多大劲在不同事物上,从而交换便插上了翅膀。
人类社会一晃到了用金银贵金属做交换的货币的时代,于是各种金属币随之涌现出来。国家管控着金属币铸造和金属矿资源和开采。得益于技术的落后或生产力的不发达,金子银子铸币才还那么值钱或没有通过膨胀,这时铸币多少取决铸币的原材料的多寡。铸币的多寡一方面方便交换,一方面其实是对老百姓血汗的一种无形的压榨。
又一晃人类社会出现了纸币。纸币最初形成是金银贵金属铸币的一个凭据条,凭据条发行多少依据贵金属的多寡而定,就是你有十辆银子就只能开十辆银子的银票。
再后来到了现代社会有了gdp这东西,货币发行量依据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来发行,今年有三亿的gdp就发行三亿量货币。
后来美国感觉自己发的货币不够用,于是想出来一个主权货币。现在钱不是不够用吗?我就发债券,以债券做为增发货币的基础,只要我国家主权不倒就可以还所发的债,以国家税收支付利息。这相当于借钱过日子,用未来偿债。这种做法如果没外循环和美元做为世界货币地位但在内循环的话,它也玩不长就会崩溃。因为货币如果没有和实际的劳动价值量对等而超量印发必然货币贬值货币体系崩溃。而美国得益于美元的世界货币的地位,相对于本国劳动价值量或国内生产总值发行多余的货币量的成本或风险就可以转嫁到世界各国老百姓头上。吸着全世界人民的血汗来维持它的国家运转。
随着信息技术社会到来,货币越来越虚拟化,出现大量虚拟货币,像什么比特币,狗比,莱特币等等,货币渐渐变成有一个附带有虚拟信息的虚拟icon来表征。
不管货币发展到何种形式,人类是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里的,生活在人世间,而非虚拟世界或彼世界,有了人才有了社会,有了交换。社会是以人本位的,货币的出现为了方便人类社会生活的,因此不管货币发展到何种形式,它终将是来体现人类本质的费多大劲。费多大劲获得各事物是人类交换共通的东西,这种人性的共识构成人类交换内在基因。因此无论它多虚拟它现实意义必将落实在现实社会,以何种比例完成不同物之间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