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融资优势(国有企业的融资优势是什么)_币圈行情_鼎鸿网

国有企业的融资优势(国有企业的融资优势是什么)

angula 0


相信政府,做多中国经济

【观点一】


三驾马车在总量稳定前提下,要做结构调整,未来5年是投资驱动的新时代。


2021年数据,三架马车里,进出口39万亿,持续受脱钩影响;消费44万亿,持续受衣情影响;投资55万亿,以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为主。


中国GDP的总量不能降,不然出社会问题。


进出口和消费这两架马车遇困,所以投资这架马车必须发力来补足缺口。


投资中,房地产投资稳住,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持续加码,市场化手段可以不增加隐债,通过担保和贴息来支持市场化落地。


2021年新增专项债3.65万亿,每年都有,只增不减,“四两拨千斤”撬动社会配套资金。


专项债用途广泛,可以建设项目,可以给银行增资,可以支持保交房,在未来,大概率导向股权投资等等,政策需要什么,专项债就可以用于什么,而且因为自平衡,所以不新增隐债。


参考银行净资本管理办法,净资本可以放大8-12倍杠杆。与银行相比,专项债的杠杆撬动效果还有进一步增进空间。


【观点二】


中国经济本质是负债经济,对外借钱和对内借钱的逻辑都面临重构和整合。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没钱,但是搞建设谋发展需要钱。


钱不是凭空随便印,如果缺乏资产和信用支撑,钱就是废纸,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中国选择了找外国人借钱和找本国居民借钱这两条路。


【找外国人借钱】


引进外资,WTO,劳动力红利,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并大量购入美债。


全世界经济稳定的基石,就是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相当于中国赚钱后,又借钱给美国来购买中国的产品。


国际资产负债表里,美国的负债是中国的资产。


随着脱钩,这个逻辑不通了。


美国减少对中国产品的购买,中国减少对美债的购买,中美国之间的资产负债表,在持续萎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在生产端选择了出口转内销,深入扩大内需。


但是,因为国内居民收入普遍不高,短期内,承接不了这么多的出口产能。


中国在投资端选择了一带一路,海路和陆路。


但是,中美之间的资产负债表过于庞大,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资产负债表,还替代不了。


【找本国居民借钱】


土地资本化,发展房地产市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过去二十年,国内土地价格偏高,房子贵。房贷利率也一直偏高,还贷贵。


以至于有居民自嘲,为了买套房,一辈子都得银行打工了。


大银行又都是国有。所以这句自嘲,从一定角度理解,就是居民在给国家打工。


相比于欧美,中国的基建很超前,社保很完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规模大,这些都是需要钱的。


所以,中国的社会运营成本比较高,而购房者在一定程度上支付了社会运营成本。


中国的房价什么时候才会降下来呢?从市场角度,看供需。从政治角度,看社会运营成本。


这个逻辑也不通了。


从这波衣情看,虽然地方政府过苦日子,但地方政府要干的事情越来越多,社会运营成本不降反涨。


而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意味着,越来越少的购房者,越来越低的房价,承担不了这么高的社会运营成本了。


我们把上面两个不通的逻辑放到一起,突然发现,新逻辑又通了:


多余的产能,需要内需。


扩大内需,需要居民有钱。


居民有钱,需要政府投资。


也就是说,只要政府加大有效投资,整个链条往回推,居民就有钱消费了,企业产能就可以维持,生产和消费就良性运转起来了。


这就是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市场。


此时,形成了新的资产负债表:


政府的债务,就是居民的资产。

相信政府,做多中国经济


【观点三】


国有资本将全面向民营资本增信。注意,是增信,不是国进民退。


先聊个两现象。


第一个现象,民营大股东从持牌金融机构身上疯狂套利,成为教训。


比如两家民营信托,比如明天系,比如某几家民营控股或实际控制的大银行。


资金被大股东拿走了,风险留给了个人投资者并最终甩给了政府。


第二个现象,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无序扩张。


互联网平台做的事情,比如教培、游戏和网贷,实际上增加了社会运营成本,是负激励。


比如外卖,虽然是正激励,但是,很多外卖员缺乏社保,相当于把养老压力又转嫁给了政府。


换句话说,政府为了提前筹措这些外卖员的养老资金,应该对外卖平台公司重税。


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关系,有周期性。


经济好的时候,互相促进。经济不好的时候,国有资本要更有担当一些。


这种担当,不是挤占民营资本的空间,而是为民营资本提供一层信用保护。


不要有“国进民退”的僵化思维,要动态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为例。危机中,财政部出资对问题金融机构进行国有化。等危机过后,再把持股转向社会公众。


【观点四】


国有企业是未来经济的中流砥柱,是扩大投资的核心力量,将会从中国资本市场里进行大规模融资。


我们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和股权投资市场来逐个分析。

相信政府,做多中国经济

【股票市场】


从诞生之初,功能就是解决国企融资问题。


现在监管层领导提出,要重新理解和公正给予国有企业高估值。


给予国有企业高估值,什么目的?


对于已经上市的国有企业,方便扩大质押和增发融资。对于没有上市的国有企业,方便高估值上市融资。


所以,中国股市兜兜转转这么多年,重新又回到了诞生之初的定位上:


服务国有企业融资。


制造业转型升级,专精特新是中国经济的未来,但我们也关注到,越来越多的国资PE,在进入专精特新企业的股权市场,并且可以联动,既给资金,又给市场。


这轮专精特新企业要成长起来,肯定是在披着国资外衣,借着国资信用,扎根国资市场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另外,还有公募REITs市场。


这也是服务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来盘活存量资产的,虽然不属于融资,但还是具有融资的属性。


中国的股票市场规模80万亿,其中,国有企业市值30万亿,占比37%左右。


如果未来是国资给民资借信用的周期,尤其是国资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周期,那么国有企业估值的提高,是有着现实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就是未来3-5年,中国股票市场的未来。


【债券市场】


总规模高达140万亿。


随着一波民企爆雷和一波民营地产公司爆雷后,目前的债券市场,基本上都是国有主体。


构成包括国债、政策金融债、商业银行、国企和城投的各类融资工具等等,这是一个典型的服务于国有主体的融资市场。


【信贷市场】


银行在金融机构里,是最讲政治的,这个不用展开介绍。


【股权投资市场】


资金久期长,对回报率要求不敏感,可以算总账的特色,注定了中国的股权投资市场是个半政策半市场的市场。


最知名的就是合肥模式。


完全市场化的机构,在未来的股权投资市场里缺乏资金优势,更多是管理输出。


以上就是未来的大趋势,国家在通过国有企业,从中国的金融市场里大规模融资,以实现我们在上一部分提到的逻辑。


并形成了新的资产负债表:


政府的债务,就是居民的资产。


如果你不能接受,脚长在自己身上,有些人已经移民出去了。


如果你愿意接受,就认清现实,然后在清晰了未来的大趋势后,从中寻找可能的投资创富机会。


【观点五】


你的投资策略,取决于你对新资产负债表的评价。你看好,就投资。不看好,就存银行。


现在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


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这种恐慌就显得没有必要。


只要政府投资能够收到实效,具有投资倍数,那么等分母端的总资产做大了,分子端的债务就在未来显得不大了。


但是,如果你不看好新的资产负债表,认为我们会陷入辜朝明所写的日本式资产负债表衰退,那么就不存在发展了,只存在还债。


如果不发展了,债务含息后越滚越大,就会出现日本当前的社会现象,年轻人没有未来,成为平成废宅。老年人由于养老金锐减(财政收入萎缩),七八十岁了还得打工养活自己。


关于这一点,归根结底,我们要确定,自己是否对中国经济有信心。


如果你缺乏信心,认为新资产负债表会持续萎缩,那么就应该别投资理财了,老老实实把钱存银行。


如果你充满信心,认为新资产负债表会持续扩张,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历史问题并创造美好未来。


那么我们就要坚定的和政府站在一起,跟着政策一起做投资,相信政府,做多中国经济!

国有企业的融资优势(国有企业的融资优势是什么)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