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钱包是什么逻辑_币圈行情_鼎鸿网

虚拟货币钱包是什么逻辑

angula 0
媒体报道《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重新审视时间概念

当我们谈论到“区块链”的概念时,很多词汇会第一时间涌入脑海,例如:去中心化、难以篡改、数据可靠……但当我们从区块链的概念出发,用富有哲思的视角将区块链与时间联系在一起,去探索数据空间中的新的时间参照时,会有怎样的新收获呢?近期,由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2获奖者之一毕昕策划的展览《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在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开展,让我们一起跟随着这个展览去重新审视时间的概念。


在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毕昕的导览下,我们进入展厅,看到的第一件作品是艺术家尤里·帕蒂森的作品《世界时钟 东(真实时间拟像复制品)》《世界时钟 西(真实时间模拟复制品)》。

媒体报道《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重新审视时间概念

展览现场作品/《世界时钟 东(真实时间拟像复制品)》

媒体报道《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重新审视时间概念

展览现场作品/《世界时钟 西(真实时间模拟复制品)》

诚如作品名称,这是两件相互连接的雕塑装置,艺术家利用两种不同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及源自全球各地的部件集合,对当下时间的地缘政治纹理展开思索,进一步提出了一个问题:区块链是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持续更新的去中心化时间标记账本,还是说它仅仅重申了“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老生常谈?有趣的是,这两件装置也被毕昕巧妙地安排在了展厅的东西对角线。整体展览也被设计为顺时针与逆时针两条动线,也隐喻着“起点可以是终点,结束亦能是开始”的概念。

其中,有一件艺术家海伦·诺尔斯的作品《涓滴——一种新的垂直主权》,需要观众将一枚硬币投入一台用来展示将法定货币转换成加密货币机制的机器(现场工作人员会帮助操作),当观众投币之后,装置便开始运作,现场的大屏幕会展示艺术家记录的一系列不同场景下的拍卖——以太坊峰会的与会者、纽约区块链公司ConsenSys 的员工、北曼彻斯特奥彭肖市场中的曼城人以及伦敦市中心的俄罗斯社群——他们在苏富比拍卖行购买其文化艺术品。

媒体报道《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重新审视时间概念

展览现场作品 / 《涓滴——一种新的垂直主权》

诺尔斯通过记录他们的着装而非身份来拍摄这些社区竞拍 (community bid),最终揭示代表这些不同经济体的群体纹理。简单的投币动作可以引发观众一系列更加深层的思考,而“涓滴”社群中任何帮助过这项工作取得成果的成员都将通过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获得等分价值的以太币。

随后,我们与毕昕又看到了诸多引人深思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去思考财富分配、亲密关系、声音货币甚至是穿越时间等话题,进一步体会到时间的多重性。

据毕昕介绍,展览整体聚焦于时间、社会和政治秩序、共识机制的构造、能量和情感的流通与技术时间的滑移,通过构建超验、能量与思派三种平行的时间网络,带领观众一起寻找时间的分叉和技术的诗意。

媒体报道《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重新审视时间概念

展览现场作品 / 《经济橘园 2021》

毕昕进一步解释,“所谓的超验时间(Chimera Time,算法-时间),即从区块链技术出发,探讨了时间的概率性。能量时间(Energy Time,生态 - 时间)则批判性地探讨了我们如何辩证地看待技术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博弈与依存。思派时间(Spime,社会关系 - 时间)将时间与空间合二为一,探讨政治、情感、社区连结在时空中的轨迹,以及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干预。”毕昕继续说,“每一件作品不一定只是对应一种时间网络,很多作品都同时包含两种或是三种的时间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有很多观众互动元素,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这个展览的距离,当我们亲自体验艺术装置后,才会完成这一次时间多重性的旅程,也能够对毕昕写下的一句话感同身受——技术的内在逻辑本身也许是单一的,但艺术性、创造力、想象力与情感等因素将会让这种逻辑变得复杂、迷人。也许艺术性地颠覆技术,才是逃逸线性时间的工具。

媒体报道《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重新审视时间概念

《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

展览评判性地审视数字世界中的时间概念,以响应“颠覆未来”这一主题。展览中的作品从计算机科学、分布式技术、社交情感构造与文学的交叉领域探索了连续的赛博时间与离散的区块时间,追询区块时间的概率性如何为思考时间的可能性创造新的维度,而离散的区块时间如何生成未来的岔路。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3月31日。


策展人 毕昕

欢迎走进多维时间现场

媒体报道《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重新审视时间概念

毕昕
现居住在上海的策展人与研究员。目前任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执行总监,同时负责 CAC 公共项目活动的策划。2020 年,她联合策划了展览《加密 _ 流形(crypto_manifold)》,将智能合约、分布式自治组织(DAO)、加密算法等区块链技术议题纳入文化与社会语境进行讨论。自 2019 年起,她联合创办了自出版品牌惬意忙 MondayOFF,以纸上策展的方式探索数字时代的青年生活与当代文化。


当我们审视数字世界中的时间概念时,我们能够讨论些什么?“其实我们讨论的依旧是一些我们从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毕昕希望鼓励大家参与到对时间和技术的不同层面的探讨,就如何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健康和有韧性的未来展开对话。


策展人毕昕长期以来关注网络艺术、虚拟空间与网络文化。她的策展实践关注艺术、分布式技术与当代社会文化/亚文化的交集,同时,她也不仅仅只有策展人一个身份,她还通过写作、实验与原型开发,重新思考技术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Web3.0时代下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技术。


在与她的对谈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策展前后的故事。


Q-北京青年周刊

A-毕昕


Q 最早对区块链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A 大概在 2017 年,我去了一次奥地利维也纳的 RIAT未来加密经济学研究所,他们着重关注艺术和经济结合的方向,尤其探讨技术在其中能发挥的作用以及它的限制。当时我带回了一些出版物用于研究,也正是这些文字开启了我与区块链相遇的可能性。区块链技术跟社会、政治、经济等议题紧密相关,当它跟艺术结合在一起应该能摩擦出很多新的火花。我此前联合策划过一个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展览,更多地是通过艺术家对于区块链技术全景化应用的多维度探索与感性思考来探索并批判这项技术的许诺和技术脆弱性。这次我希望能够从一个更具体的问题入手,一个既能涉及到我们的日常感知,又能辐射到更长远未来的思考的角度,进行剖析和发问。“时间”就是我最后寻找到的方向。


Q 作为 HBP2022 Art+Tech 的获奖展览,我们注意到本次展览中的很多展品都使用了算法、交互类的技术,您怎样看待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融合?


A 现在,大家一直在强调“Web3.0”这样一个概念,但我觉得这个时代其实还没有完全到来。所以,当下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刻,因为这个技术本身也正处在一个发展中的状态,这恰好给了我们参与调节技术发展的机会。艺术和美学其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产生一些杂音、质疑或者刺激,用更丰富的意识形态影响技术的发展。


Q 展览题目中为什么会用到“飞”这个动词?


A 当时在思考展览题目的时候,我不希望把“TIME AFTER TIME”直译过来。有趣的是,这个英文名称正读反读都是一样的。而我在做现场观众动线设计的时候,也是利用了展厅的固有结构,让观众在展厅中既可以正绕一圈,或反绕一圈,给大家创造一种“开始也是结束,结束也是开始”的感觉。因此,展览的名称对此也是有呼应的。《飞出个未来》的中文翻译取了 The Adult Swim 动画片《Futurama》的译名,这个动画片也是个关于穿越的故事。主角Philip Fry 在 2000 年 1 月 1 日被意外冻起来,并穿越去了一个充满科技奇迹的时代——2999 年。虽然从建筑、技术的角度来说,这个新世界比 Fry 所熟悉的旧世界要先进很多,人类,机器人和宇宙生物共生,千奇百怪的建筑与基础设施,2000 年的科技预言都成为了现实。然而,质疑、错误、偏见并没有消失,气候、经济、官僚主义问题还在重复,甚至是加剧了。这一两年,区块链技术因 NFT 而出圈。人们高呼这项技术为颠覆性的,如同每一次我们迎接新技术降临时的情绪一样。围绕着新技术所编织的叙事总是鼓吹一个更好的未来,一个全新的世界。然而,拥有新技术不等于拥有新世界,不等于我们可以生活得更好。我认为有必要了解新技术,但对于它承诺的希望仍要存有疑惑。我们要创造不同的、多元的叙事,乐观的、消极的、冷静的、浪漫的、思辨的、幽默的,用这样的方式去编写一个复杂的时间感知。


Q 什么样的契机选择了艺术家施蕊妮的作品《LoveCounter》?


A 我们在准备这个展览方案的时候,蕊妮的作品也处在一个萌芽阶段。而且,我们在沟通后发现彼此的想法方向是比较一致的。形态方面,作品从动画、交互网站,甚至是游戏,中间经历了几轮更新迭代。我觉得这也是这次大部分参展作品很有意思的一点,因为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技术,它的运转时间也是飞速的。我们都做好准备在展览期间不断进行迭代,或看到这些项目在未来有新的发展。蕊妮的这件作品希望在 Web3.0 的环境当中为所有的恋人搭起情感自治区,也探讨了我们的情感怎么样能够融入区块链化的元宇宙当中,关怀和想象力在抵抗官方记录和驻留叙事的空间当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智能合约是否能够实现亲密关系的自动化。这些都是当下值得被探讨的话题。


Q 您想通过展览给观众传递什么样的理念?


A 在做整个展览策划的时候,我会担心这个话题对于观众来说是陌生的,大家可能无法深入了解每一件作品的概念,或是对整个叙事产生一定的怀疑跟抵触。所以,我和艺术家们在这次项目的构思中增添了互动环节,以丰富不同层次的理解。比如,投币,线上撕花瓣,或者扫描手环上的二维码进行对话和问答,或者在 bot 的指引下与瑜伽球互动等等。我希望观众能够参与进来,相信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观众是会慢慢走进这个有趣的话题的。



艺术家 施蕊妮

一起“用爱发电”

媒体报道《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重新审视时间概念

在艺术家施蕊妮看来,爱情与死亡是两个永恒值得被讨论的话题。以此为出发点,让观众体验一个更富有感性的区块链项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作品《LoveCounter》由此诞生。这件作品为用户们创造了一个用去中心化的方式体验情绪和亲密关系的端口,每一个用户都凭借自己的虚拟货币钱包创建独特的身份认证,该钱包的区块链中储存着所有的数字交易及活动记录。恋人们的共有虚拟货币钱包与他们的MSC相关联,该MSC的条款是与恋人商议后形成的。


在这件作品中,亲密关系不再是约定俗成的制度化产物,相反,亲密关系中的财产安全、责任感和行动可以在二者或多者的共同协议下追讨问责。如果用户花费时间和努力去维持一段高质量的关系,他们就可以获得“业力”(Karma)。“用爱发电”这个说法终于离现实更近了一步。


下面,我们一起与施蕊妮聊一聊她的创作故事吧。


Q-北京青年周刊

A-施蕊妮


Q 可以聊一聊您的作品《LoveCounter》创作的灵感来源吗?


A 好的,LoveCounter 其实是我上一个作品 FuneralPlay的续集。FuneralPlay 与 LoveCounter 是两个虚构的概念项目,邀请观众思考在一个区块链技术成熟的未来,那么葬礼和婚礼,这两个我们人生或许情感密度最高的两个仪式中会遇到的场景,以及 Web3.0 时代里数字遗产、数字资产与未来的殡葬形态,婚恋形式的关系。


《LoveCounter》

《LoveCounter》是一个围绕婚恋智能合约(marriage smart contract,缩略为 MSC)提供一系列服务的虚拟平台,致力于在 Web3.0 环境中为所有形态的恋人搭建情感自治区域。


Q 这件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 其实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扩展在大众内心根深蒂固的对于区块链的认知,目前大众了解到的区块链技术更多的是它和金融属性的绑定。很多项目方会用看似深奥的白皮书和栩栩如生的渲染图刻画出区块链已然落地的美好远景,但也是仅仅停留在融资阶段,之后项目就不了了之了,于是不可避免地大众对区块链技术有非常多负面的印象。所以,如何颠覆这些负面印象是一个主要的困难。

基于区块链的 Web3.0 变革不仅仅关乎金融,就像科技不仅仅关乎功能一样。归根结底,它服务于我们的情感。这是 FuneralPlay 和 LoveCounter 这两个虚构的,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葬礼 / 婚姻服务网站想要传达的。


Q 在您看来,在这个线上宇宙中形成的这段亲密关系,从个人和社会层面来讲,有怎样的优势?


A 在目前 Web2.0 的环境中,爱情在数据与技术的介入下,已经不再只是两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当两个人的相遇是由算法建议、为科技所驱动,我们在平台经济下的情感交流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场价值、资本、技术、政治的剧烈改变越发复杂。

所以,我们虚构了这样的一个平台,用户拥有对自己数据的所有权,自行运营一段自己的亲密关系,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亲密关系的制度,不需要跟随约定俗成的算法建议或世俗成见,自定义自己的高质量亲密关系。


Q 聊一聊整个《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这个展览吧,您对这个展览主题如何理解?


A 在区块链技术中,每一个时间节点都记录了一个时间账本。整个展览是一个很好的隐喻,每一位艺术家都对区块链技术赋予的时间产生不同维度的理解。仿佛说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节点,但我们不约而同有一个共识——抛开金融属性的区块链技术,显露的时间的真实性才更令人着迷。


Q 您的作品中与“时间”有关的小设计有哪些?可以举例说明。


A 比如说“业力”(Karma)的概念,就是用户在自定义合约后,可以通过不同的增值活动对婚姻合同的贡献来获得“业力”。比如说,两名用户共同在线一千小时,就可以在线领养一个AI小朋友等等,“用爱发电”这个词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点,就是提供了一种 Web3.0 时代下的关系安全新图景。


Q 目前,您有没有收到体验者的反馈,或者体验者的故事,跟我们分享一下吧?


A LoveCounter 为这次以时间为主题的展览创作一件叫做情感自治区的数字收藏,在这里,恋人们可以免费认领土地存储爱的永久记录。这件作品概念是,恋人们在以社交软件为主导的 Web 2.0 上所留下的爱的交流,比如早年的 MSN,到后来的 QQ, QQ空间再到现在的微信,或许哪天这些依赖中心化平台的产品的服务器关闭,那么这些爱的踪迹也就不复存在了。于是我们用区块链技术打造了一个爱的地图,恋人们可以将他们坚信爱情在双方之间发生的特定时间留下标记,爱情或许会消逝,Web2.0环境下爱的数字足迹或许也会随着中心化服务器的关闭而消失但情感自治区里相爱的时间戳将记录永恒。我们的策展人毕昕上周刚刚结婚,她领完证之后和伴侣在情感自治区里认领了一块爱的纪念碑,我觉得还挺有意义的。

媒体报道《飞出个未来:区块链中的时间多重性》重新审视时间概念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Hyundai Motorstudio 馆群是特别的品牌体验空间。它旨在展示公司的艺术灵魂和其对艺术、设计及科技等多领域艺术实验的研究性尝试。在这里,大众可以了解和见证作为汽车行业词汇的“motor”,和用于深思和创作的空间 “studio”的结合。

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年度大奖

由现代汽车集团及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2017 年创立,现已成为挖掘和支持中国新锐策展人的重要平台。每年,大奖通过年度主题的发布,促进策展人对时下重要议题进行创新与批判性的探索。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2 以“颠覆未来(Disruptive Futures)”为主题,旨在推动集体讨论,思考如何在日新月异的颠覆性技术时代中,构建人类可持续性的多样化未来。

虚拟货币钱包是什么逻辑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