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虚拟货币损失_币圈行情_鼎鸿网

大连虚拟货币损失

angula 0


最近,歌手林俊杰买虚拟地产浮亏91%成为微博热搜话题。林俊杰的回应是,“一个被掏空的钱包”,算是默认自己的亏损。


林俊杰投资元宇宙浮亏91%:他丢的是小铜板,你没的才是救命钱

林俊杰投资元宇宙浮亏91%:他丢的是小铜板,你没的才是救命钱

时间回到2011年11月,当时林俊杰以12.3万美元,在国际知名虚拟平台Decentraland上购买了3块虚拟地产。


林俊杰投资元宇宙浮亏91%:他丢的是小铜板,你没的才是救命钱


同一时期,周杰伦、余文乐、鹿晗等明星陆续跟进,将虚拟房产的投资推向热潮。


按照元宇宙分析平台WeMeta的数据,2021年元宇宙每平方土地的成交价中位数高达6000美元,约合4万元人民币,相当于现实中一线城市的房价。


这个数字,在2017年仅是20美元。


但正如虚拟房产脱不开“虚拟”的前置,堆砌于其上的资本楼阁也浮现出镜花水月的泡影。


经过2022年元宇宙概念的降温,如今林俊杰投资的Decentraland平台上的虚拟土地成交价已下跌近90%。


呈现在国内网友眼中的“虚拟炒房热”,始于林俊杰的一次热搜,终于林俊杰的另一次热搜。


作为身家百亿的当事人,用12.3万打水漂的钱换来两次热搜,甚至还是一次成功的营销。


但在热搜以外,是无数在虚拟投资平台上铩羽而归的普通人,以及他们再也回不去的生活。这才是今天书单君真正关心的。



#01

从数十万跌到几十块,

虚拟地产的水有多深?

-

作家江波曾说:“一个科幻作家最大的幸福,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科幻设想成为现实。”


按照这个标准,尼奥·斯蒂芬森要比包括刘慈欣在内的大多数科幻小说家来得幸福。


1992年,斯蒂芬森发表小说《雪崩(SnowCrash)》,在其中提出“元界(Metaverse)”的概念。


元界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而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拥有一个虚拟分身。人们通过控制这个虚拟分身,就能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生活。


29年后,元界经由扎克伯格的发布会成为最热门的概念之一,而Metaverse在国内被翻译成了更广为熟知的“元宇宙”。


热潮之下,各路资本争相裹挟相关的虚拟资产,其中就包含元宇宙中的土地。


你或许会问,虚拟房产既然是虚拟的,根据什么来定价?


想要理解这方面的逻辑,可以参考美国金融作家巴顿·比格斯的《Hedge Hogging》。


书中有一个很形象的例子。


巴顿父亲拥有一只陶瓷鸟,曾是敬献英国女皇的饰品,因此最初被拍卖行内定价3000美金。


几十年后,巴顿父亲再把陶瓷鸟拿去拍卖行,得到的报价仍是3000美金。


考虑到当时美元增值的速度,这个陶瓷鸟相当于是大幅贬值。


究其原因,就是随着时间推移,陶瓷鸟和英女皇逐渐解绑,其最初的价值不再被广泛认可。


巴顿借此指出了围绕资产的2个要素,一是有限量,也就是经济学上说的“稀缺性原则”,二是长期且广泛的价值共识。


Decentraland曾宣布其平台上只有九万块土地,每块长宽约50英尺(15.24米),且永远不会增加。这其实就在遵循上述二要素中的“稀缺性”。


但是,虚拟资产不像现实中的房子、车子,能够绑定一系列和社会活动直接相关的价值属性,那又该怎样形成价值共识?


典型的做法,就是寻找类似英女皇的人物。


元宇宙概念兴起后,原本和投资毫不相干的音乐、影视和体育等领域的名人纷纷入场,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这种逻辑。


一方面,投资平台凭借明星的公众效应,迅速形成广泛的价值共识;


另一方面,公众人物通过这种方式由代言人变成投资人,即使后续平台出现大规模亏损,自己还能以“韭菜”身份示众,免去澄清和道歉的公关成本。


这也是为何会有网友评论林俊杰“亏的根本不是自己的钱”。


热搜上的盈利和亏损,是流量描绘的剧本,但被吸引去投资的普通人,折的则是自己的本。


2021年10月,国内上市公司天下秀推出“虹宇宙”APP,可让用户在其中通过活动和任务获取虚拟房产,并界定了每处房产的稀缺程度。


在全网元宇宙热潮的推动下,“虹宇宙”开放注册前夕,就已有十几万人预约。


平台上原价88元人民币的一套房产,一经第三方网购平台的询价,最高被炒到10万元。有些虚拟房产在闲鱼上标价18万元,还有13人表态“想要”。


畸形膨胀的交易数额很快引起市场监管层面的关注,而由此引发的恐慌情绪也让围绕虹宇宙的投资者一哄而散。


为配合市场监管遏制“炒房”交易,天下秀公司封禁了大批量的内测账号。在这波振荡之后,有人揣着自己花费数十万的“豪宅”,在其他平台以数十到数千元的价格苦寻下家。


林俊杰投资元宇宙浮亏91%:他丢的是小铜板,你没的才是救命钱


对于大部分冒冒失失闯入元宇宙的人,当他们在虚拟世界中价值连城的资产支离破碎,现实中的生活也难免满地狼藉。



#02

“我迫切希望法院

从严处理,给我死刑”

-

就近年来围绕数字资产的炒卖市场,虚拟房地产不过是冰山一角。


其中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体量最大的,莫过于比特币这些加密数字货币。


和虚拟房产一样,虚拟货币缺乏强价值属性的绑定,价格受投资情绪波动的影响极大。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林俊杰这样亏损90%以上还能发微博自我调侃。

林俊杰投资元宇宙浮亏91%:他丢的是小铜板,你没的才是救命钱

2020年12月,大连庭审了一起“夫妻杀女跳海”的案件。


被告人郑某伟从大学开始投资比特币,在比特币估值飙升的那几年,他用10几万本钱赚到近千万身家。


林俊杰投资元宇宙浮亏91%:他丢的是小铜板,你没的才是救命钱


2020年3月,比特币出现行情波动,价格从最高点13016.23美元狂泻至3914美元,跌幅近70%。


林俊杰投资元宇宙浮亏91%:他丢的是小铜板,你没的才是救命钱


按道理,郑某伟亏得再多,无非是把此前的盈利吐出来,不至于万念俱灰到自杀。


但他为了获取更高收益,从父母、岳父母和其他亲友处借钱,然后上杠杆去炒币。


杠杆意味着放大可使用资金,例如你以100万保证金加10倍杠杆,就能得到1000万的可投资金。


不过,收益幅度可以被放大,投资风险也会因为加杠杆而同倍数增加。


而正是因为这种操作,郑某伟不仅血本无归,还欠下数以千万计的负债。


最终,他和妻子在星海湾大桥跳海,出发前还闷死了睡梦中的3岁女儿。


颇为讽刺的是,提出一起自杀的郑某伟偏偏没死,还被警务人员救起。


法庭上郑某伟面无表情,不配合任何辩护,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我好久没见到老婆和孩子了,我迫切希望法院能够从严从重处理,给我死刑。”


被虚拟资产毁掉现实中的人生,不是郑某伟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无数炒卖者面临的风险。


国际清算银行(BIS)曾在2015-2022年期间,跟踪调查了全球95个国家的散户投资者使用加密货币交易APP的情况。


调查发现,这些APP用户中40%为35岁左右的中产男性,这些人也被BIS称为“最爱冒险”的群体。


而定期使用APP购入比特币的用户中有81%最终赔钱,有些甚至为此负债。


任何形式的市场,空中楼阁式的一路走高,很大程度上都会演变成击鼓传花的游戏。想要一夜暴富而躬身入局的人,也都可能在鼓声停下的刹那输掉所有。



#03

ChatGPT,

炒卖的下一站?

-

2022年11月30日,OpenAI推出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后者迅速取代元宇宙成为市场热捧的概念。


今年年初,国内互联网上相继涌现ChatGPT的应用程序。但事实上,OpenAI目前并没有在中国大陆提供ChatGPT服务,更没有相应的代理公司。


这些ChatGPT应用或小程序,有的通过直联OpenAI的官网接口提供对话功能。


例如OpenAI为每个注册账号提供18美元的额度,这个额度足以支撑用户和ChatGPT的3600次对话。


但国内同名产品在4次免费对话后就会征收199元的费用,而这也只够调用3000次对话,相当于是拿官网的免费额度来赚差价。


林俊杰投资元宇宙浮亏91%:他丢的是小铜板,你没的才是救命钱


相比直联官网的山寨品,有些“ChatGPT”的对话结果,则跟官方平台的回复完全不一致。


归根结底,开发者根本没有调用ChatGPT的AI算法,而是用网上免费的开源算法做一本万利的生意。


面对层出不穷的ChatGPT骗局,各个平台频繁发文提醒用户,警惕山寨ChatGPT骗局。

林俊杰投资元宇宙浮亏91%:他丢的是小铜板,你没的才是救命钱

林俊杰投资元宇宙浮亏91%:他丢的是小铜板,你没的才是救命钱


但普通人最需要警惕的,恐怕还不是这些骗局。


按照网上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6日,整个ChatGPT板块市盈率已高达136倍,可与之相矛盾的,是当前ChatGPT的商业化探索仍处于初始阶段,一些股价飙涨的公司在相关技术上没有太多突破,甚至还处于亏损状态。


不仅如此,近期市场上已涌现出超过170种的虚拟代币,且都在自己的名称中加入了ChatGPT字样。


过去一个月里,随着微软向 OpenAI 的 ChatGPT投资100 亿美元,与AI 相关的加密代币,如Fetch (FET)、SingularityNET (AGIX) 和Ocean Protocol (OCEAN)的平均价格持续飙升。


如此种种,俨然像是两年前元宇宙“房地产”热的再现。


相比元宇宙,ChatGPT拥有更多和现实强相关的应用价值,但即使是OpenAI最大的投资方微软,当前对ChatGPT商业化和金融化的进程也仍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


首先,微软和OpenAI均未宣布任何官方的虚拟代币项目;


其次,微软推出的ChatGPT商业化功能,目前主要也只是在其旗下办公软件Teams中自动生成会议纪要。


狂飙于这种价值情绪大于价值应用的热潮,两年后因亏损而登上热搜的名人或许已在路上。


美国财经记者迈克尔·刘易斯在著作《大空头》中提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夕,各种金融产品相继涌现,而就连最资深的基金管理人,也不能准确说出这些产品的组成部分。


为何会这样?


当时市场上充斥着评分过低的信贷产品,投资机构为了卖出这些金融垃圾,就把这些产品和其他评分稍高的产品打包,然后冠以新颖的概念或名称,吸引一批新的买家。


回到现实,我们会发现从区块链到数字资产,从元宇宙到虚拟房产,各种市场的炒卖都在重复同样的模式:越来越复杂的组合,越来越难懂的术语,以及过山车一样波动的价值曲线。


林俊杰浮亏91%的新闻无论是否为营销,都不妨碍成为一种预警,提醒我们用更冷静的态度看待眼下炙手可热的ChatGPT。


我明白,最近各种“ChatGPT即将取代多少岗位”的新闻,让很多人处于极度焦虑的状态。

林俊杰投资元宇宙浮亏91%:他丢的是小铜板,你没的才是救命钱

一些机构恰恰是利用这种焦虑,引导人们投身不理性的投资。


事实上,继意大利宣布暂时封禁ChatGPT之后,德国、法国、爱尔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监管机构也相继表达类似可能性。


与此同时,叫停ChatGPT研发的联名信已有1.8万人签名,其中不乏马斯克、图灵奖得主本吉奥登等业界大佬。


这一切都说明ChatGPT在应用方面,依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专注ChatGPT这项技术本身,寻找其和自己职场、生活的结合点,或许才是缓解焦虑更有效的方式。


至于ChatGPT爆火背后的炒卖市场,究竟是价值聚焦,还是新一轮的击鼓传花,最好还是留给时间去检验,而不是你我账户里的血汗钱。


林俊杰投资元宇宙浮亏91%:他丢的是小铜板,你没的才是救命钱

大连虚拟货币损失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