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外汇和虚拟货币哪个好
第四章 货币与外汇投资:潜力巨大的投资市场
外汇货币市场,是期货与掉期交易(SWAP)这两种最为活跃的衍生工具的最大平台,也是金融大鳄们的最爱。说它好似原始森林中最为残酷的搏杀,是一点都不为过的。由于外汇市场的特殊性,散户几百万、几千万的“小钱”,经不住外汇市场的一个小小的浪花,瞬间便会不见了踪影。
数字货币是指法币的数字化,跟现金的本质是一样的;而没有政府背书,或不和任何法币锚定的、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币只是“虚拟币”,是被伪装成的货币和商品;进入金融市场的比特币并不是投资品,而是老虎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轮盘转;所谓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赌场,大部分的投资都是给庄家送钱去的。
一、外汇市场的交易机会
“外汇”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简单来说,静态的“外汇”是指一切以外币标价的资产,包括国家的外汇储备、出口企业收到的美元、个人通过换汇持有的外币等;动态的“外汇”指外汇交易,即以规避汇率风险或赚取差价为目的,用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进行兑换。
外汇兑换交易市场,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不过,外汇市场却是诸多交易市场中最晚形成的,因为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世界各主要货币均以黄金为基准,而不是彼此直接在公开市场进行交易。
尤其是1944年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由此确立了美元在世界金融体系的中心地位。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外汇市场显然是没有存在必要的,因为所有主要货币都盯住美元汇率,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改变,而且也必须经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批准。直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脱离金本位,其他货币得以更自由地与美元进行交易。因此,到了1973年,外汇市场才逐渐发展起来,使一种货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价值被确定,目的是对冲外币风险,不过外汇市场仍然很小,积极参与的主要是跨国银行,及以出口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比如福特汽车和通用电气公司等。
此外,外汇市场和其他类型的金融市场是不同的。比如当投资者购买股票或债券时,他便拥有了标的资产和未来的收入。通常来说,如果投资者持有公司股份,在许多情况下,将获得股息收入。而如果投资债券,他便是债权人,将收到定期利息。
但是外汇交易商就不一样了,他们通常不拥有资产,而只是在投机下赌注:赌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也就是通过买进和卖出一种货币,与其他货币交换。这也意味着,在外汇市场是没有所谓牛市或熊市的:货币只可能时而趋强或趋弱。所以有些货币总是不断上升,而有些货币则总是持续下跌。
此外,外汇市场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在过去的20年,全球贸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劲,并且全球股市的变动相比以往更加同步而行,因此汇率变化也不像过去那么极端。所以一只股的价值,在某一年很可能会翻番,或者腰斩,但是像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这些主要货币,在12个月内持强或趋弱的幅度,大约为5%或15%。
因为外汇市场的这些特点,外汇交易员的生活可以说是马不停蹄、昼夜不分。而股票市场却不同,美国大公司的股票也可能在东京和伦敦交易,但交易员必须等待纽约的交易时段,来获得微软或通用汽车最好的价格。同样在北美的交易时段,交易员也更愿意买进或抛售美国债券。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他们则喜欢买进或卖出金属。而外汇交易员是金融市场中唯一的,在很大程度上漠视时区、24小时进行稳定交易的一群人。
外汇市场中超过90%的货币交易是美元,这充分反映了美元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例如,如果有人想把墨西哥比索兑换成捷克克朗,这两种货币很可能会先转换成美元,然后再转换回来完成交易。由于美元是全球结算货币,新加坡和伦敦等全球货币市场,同样可以像纽约那样有效地运转。外汇市场24小时交易的这一特性,是所有其他金融市场梦寐以求的,都希望终有一天能够加以复制。
因此,在全美各地的交易大厅里,当交易员手上握有大笔资金,处于关乎输或赢的关键时刻,交易大厅里的紧张气氛是可以想象的。正常的活动被放缓了,咖啡杯一次次被重新填满,留着齿印的三明治静静地躺在桌上,整个楼层好像重大比赛前的足球场更衣室,表面上轻松,实则紧张外加期待。投资者变得犹豫,在新闻播报之前绝不敢做任何大动作。
约翰·泰勒是FX概念对冲基金的创始人,在纽约专门从事外汇交易(更确切地说,是对美元和其他30多种货币走势的投注),他管理着代表美国养老基金、捐赠基金,以及外国政府的大笔资金,外汇资金达到约130亿美元,FX概念是全球单一的、以押注外汇获利的最大的公司之一。
在2014年,全球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量约为3.2万亿美元(是全球股市每天平均3000亿美元的成交量的10倍以上)。2019年9月,全球外汇市场最高日交易量达6.6万亿美元,一个月内货币市场的资金交易量,足以购买全世界所有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FX概念是一个活跃的交易者,因其杠杆作用,需要借钱来增加下注的规模,其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其价值130亿美元的资产。因此,泰勒和他的公司尤其倚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借此其胜过了大多数的市场参与者。他的交易员随时都做好了出击的准备,一旦美联储公布新的货币政策,他们便立刻采取行动,每天交易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但是泰勒作为首席执行官,一直在寻找更多的大画面,并且超越了美联储发布的公告。而要做到这一点,他们首先启用了20多种数学模型,根据每个模型提供的每一组不同的变量,找出其中的相关点。在FX概念的工作人员脑海里,不存在汇率变动是随机或不可预测这样的概念,他们坚信过去的资讯必有其宝贵的价值,甚至有些看似矛盾的信号,也可以预测一种货币未来的发展方向。
例如在2006年,当FX概念决定买入美元、卖出日元之前,便有一个模型分析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利率关系,另一个模型研究这两种货币历来的交易价格,第三个模型切割、分片观察日元兑美元的交易波动量。经过综合分析之后,最后公司才决定购买美元,卖出日元,并大赚了一票。
这就是今天外汇市场中更积极、更复杂的货币交易,至少利用三种数学模型,快、准、狠地预测未来的货币走势。
二、经济政策与外汇交易
关乎外汇交易公司生死存亡的输或赢,往往就在千钧一发之际!
当一个国家将其收入的1美元储蓄起来,便可用这1美元在国内进行投资或购买国外资产,这代表了可贷资金的两个方面:来自国民储蓄的资本供给;与来自国内的投资需求,以及国外的净投资。也就是说,储蓄等于国内投资,加上国外净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购买资本资产增加了可贷资金的需求,无论该资产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因为国外净投资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它可以增加或减少可贷资金的需求,从而增加国内投资。
而可贷资金的供给量和可贷资金的需求量都取决于实际利率,较高的实际利率鼓励人们储蓄,因此提高了可贷资金的供给量。但高利率也使得借贷资本变得更加昂贵,这就阻碍了人们的投资意愿,并减少可贷资金的需求量。实际利率除了影响国民储蓄和国内投资,还将影响该国的国外净投资。
这是为什么呢?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想要通过两个共同基金(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德国)来决定究竟是购买美国债券,还是德国债券,就必须比较实际利率来做出决定。当美国实际利率上升时,美国国债对双方共同基金来说更具吸引力,因而就阻碍了美国人购买外国资产,并鼓励外国人购买美国资产。因此美国实际利率上升,其实是降低美国的国外净投资。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国资本是如何流入美国的?
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一个经济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顺差和天量的外汇储备,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以及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债券,源源不断地为世界工业化列强之首美国输送资本。这种投资型的流动资金补充进入了美国住房市场,帮助美国长期维持低利率。
由于中国的高储蓄、外资持续流入和严格控制国内支出,中国累计储存了大量资本,而有近一半的外汇储备都流向海外投资,使资本呈现出如喷泉般涌出的现象。
其实发展中国家往国外输出资本,而非把资本投入国内使用的现象,中国并不是第一个出现的。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90年代的俄罗斯和非洲也有过。通常来说,这样的资本输出很不稳定。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将资本投资在自己所在的经济体,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去资助一个已经工业化的强国,似乎很不可思议。中国甚至没有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比如1998年,中国为1300亿美元外债要支付平均7%或8%的利率,但储备海外的1400亿美元投资仅获得约5%的回报率。
当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时,中国制造商获得的是美元,这些美元被存放在美国银行。当中国出口商需要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时,则需要通过这些商业银行出售美元给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因中美贸易长期顺差,致使中国央行美元盈余,而人民币则出现短缺现象,因此必须“创造”人民币——这导致了国内通货膨胀。
为了保护中国的利益,中国央行选择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在某些情况下,央行用盈余的美元购入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比如美国国债。中国之所以购买美国国债,部分原因是美国国债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证券。我曾说过多次,美债就好似一群瞎子中的独眼龙,是我们无奈的选择。于是洪水般流入美国的中国资本,保证了美国市场的资金流动,使普通美国购房者能享受低利率的房贷按揭,对此,中国人民贡献巨大。
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和评论家,面对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往往指责外国人,认为来自国外的竞争对美国构成威胁。事实上,外国人是政客最方便的攻击目标,因为责怪外国人,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方便的途径来逃避责任,并以此来证明他们没有辜负支持他们的选民。但经济学家则更倾向于感叹美国人储蓄水平太低,低储蓄阻碍了资本的增长、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中美两国的贸易中,如果中国资本停止流入美国,美国经济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大家应该可以想象了……
在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与商品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而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有三:首先是财富效应,较低的价格水平提高了家庭货币的实际价值,拥有更多的真正财富刺激了消费支出;其次是利率效应,较低的价格水平降低了利率,因人们试图借出他们多余的货币持有量,而较低的利率将刺激投资支出;最后是汇率效应,当较低的价格水平导致利率降低时,投资者便会把部分资金投向境外,相对于外币将导致本国货币贬值,使国内的商品比外国商品更便宜,因此刺激消费的净出口。
在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专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强调了总需求在短期经济波动中的关键作用。凯恩斯认为,当总需求出现不足和无法保持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应积极刺激总需求。
因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影响总需求,有时政府可以利用政策手段来稳定经济。但是决策者在做出任何政策改变之前,需要考虑其决定可能带来的全面影响。
举例来说,当美国政府削减支出,其社会总需求便会下降,短期内将抑制生产和就业。如果美联储想防止财政政策的这一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扩大总需求,而货币扩张将降低利率,刺激投资支出和扩大总需求。如果能适当地运用这些货币政策,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组合变化,就能使商品和服务不受总需求的影响。
比如在1961年,肯尼迪听从他的经济顾问的建议选择了减税的政策,当记者问及总统为什么主张减税,肯尼迪回答说:“为了刺激经济,你不记得经济学101课程了吗?”当年总统制定减税政策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消费,扩大总需求,以及增加生产和就业。
在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团名单里,包括著名经济学家托宾和索洛[8],他们在20世纪40年代便仔细研究了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当肯尼迪提出减税时,他们把凯恩斯的想法付诸行动,这一举措非常大胆。
因为凯恩斯书籍出版的时间距离白宫运用他的理论相距只有几年的工夫,肯尼迪尝试这一理论是冒着很大风险的,成功与否只有通过实践来鉴定。
减税的变化对总需求影响颇大,在其他方面也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尤其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和整个社会服务的质量。由于肯尼迪提议的一部分是投资税收抵免,对公司来说用减税获得的资本可以进行新投资,而高投资不仅即刻刺激了总需求,还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生产力。
1964年,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方案获得国会通过后,在一个时期内,美国迎来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因为通过提高总需求在短期内增加了生产力,再加上通过提高总供给实现了长期增加生产的目标。
因此,自1964年减税政策成功之后,白宫的政策制定者便不断以财政政策作为控制总需求的工具。老布什总统试图用减少扣缴税款来迅速恢复经济衰退;1993年克林顿总统搬进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他提议的第一个刺激方案就是增加政府开支,以帮助经济迅速复苏。
然而,克林顿的经济刺激方案最终被否决了。因为大多数国会议员和经济学家认为克林顿的建议太晚了,对经济复苏的帮助有限。此外,削减赤字以鼓励长期经济增长,被认为比短期扩张总需求更具优先性。2008年10月,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提议,设立7000亿美元的困境资产救助计划,用联邦资金注入民营企业。前总统布什还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为了确保经济不崩溃,我决定抛弃自由市场原则,以拯救自由市场制度。”
从此以后,凯恩斯理论的实践便在美国一发不可收拾。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尽述了。
至于凯恩斯主义能否成为治愈金融危机的永久良药,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后来的应用者来评判吧。
三、普通投资者如何投资外汇?
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的交易市场,在2020年这一年,外汇市场平均每天的交易额达6万亿美元。外汇交易衍生出了很多交易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例,有外汇即期、外汇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外汇期权等,未来还将推出外汇期货。但是,这些外汇衍生品的交易主体主要是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投资者,与我们普通个人投资者没有一毛钱关系!
在2018年之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合法且有法律保障的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外汇交易产品。2018年,中信银行低调推出了一款名为“保证金外汇”的产品,成为首批突破国家外汇保证金禁令的大型商业银行。但这个产品并不属于广泛意义上的外汇交易产品,仅是面向中信银行客户的一款理财产品,外界知道的人并不多。
广大读者接触到最多的个人外汇保证金交易(也称零售外汇)。其没有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一般是由大大小小、实力参差不齐的外汇经纪商(外汇平台)帮我们与银行交易,或者是投资者直接与外汇平台对冲,一般后一种情况居多。
由于国内尚未开放个人外汇保证金交易业务,当前大家接触的外汇保证金交易一部分是由境外的平台提供,另一部分是由一些国内企业自行搭建。前者可能在境外受到监管,但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而且即便是在境外受到严格监管的平台,国内投资者跨境维权也很困难;而后者则是不受任何监管的,投资者权益更难得到保障。总之,到2021年这两者在我国均无合法设立依据,从未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参与此类平台的投资者权益不受法律保护,投资风险较大。
在明确了外汇交易的法律地位和政策风险之后,如果一定要参与的话,也并无不可,毕竟国内的正规投资渠道实在有限,而且外汇交易在很多国家都是很普遍的。
但是在参与之前一定要明确两个问题:
一是在国内从事外汇投资不受法律保护,就像炒比特币一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愿赌服输、风险自控;
二是务必选择正规的外汇经纪商,欧美很多国家对外汇经纪商有严格的监管准入,比如瑞士、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投资者可以选择那些受到监管的正规平台。
2021年,全球各大外汇经纪商主流的交易品种包括:货币(主要由世界七大货币组合构成,如欧元/美元、美元/日元、英镑/欧元、美元/加元、澳元/美元等)对黄金、白银以及原油,一般都以美元计价和结算。
外汇保证金交易跟期货交易类似,都是多空双向交易、T+0交易、杠杆交易。但是,外汇交易杠杆更高,国内期货市场一般为8至15倍杠杆,但外汇保证金交易有的杠杆可以放到200倍,一不小心极易爆仓。因此,交易者一定要控制好仓位,严格止损。
此外,国内股市、期货市场相对比较封闭,受外盘影响较小。但外汇市场是全球性市场,周一至周五,每天24小时交易,影响外汇市场行情的因素错综复杂,行情较难把握。全球任何一个地区出现重大事件(比如战争、政变、选举、地震等),或者一些主要国家公布经济数据、政策变动、领导人讲话等都会引起外汇市场行情的巨大波动。
四、比特币实际是一个骗局
首先,我从比特币的技术基础——区块链谈起。
区块链(blockchain或block chain),所指的是用分布式数据库识别、传播和记载信息的智能化对等网络,也称价值互联网。其最初概念由斯图尔特·哈伯(Stuart Haber)于1991年提出,1992年被W.斯科特·斯托尔内塔(W.Scott Stornetta)修改加工。
在2008年,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完善了“区块链”概念,并在2009年初创立了比特币社会网络,开发出第一个区块,即“创世区块”。
区块链技术可用于创建一个永久的、公开的、透明的总账系统,用于编辑销售数据,通过认证版权注册来存储版权数据。不过,因其应用范围与用分布式数据库处理信息的云端运算相似,自2017年6月,不但没有任何私有链(被中心化机构控制,不具有区块链去中心化属性的软件)得到认可和使用,而且国际银行界也纷纷退出所参与的项目。2017年5月,加拿大中央银行也放弃了国家私有链的开发,主要原因是与中央银行体系格格不入。
我一直认为区块链有以下的问题:
1.区块链是一种鸡肋技术
人类社会任何技术的发明应用,本质上都是为了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而所谓区块链技术,本质不过是几种早已成熟的技术的大杂烩,冗余且十分低效,除了提高洗钱和诈骗的效率以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毫无贡献。
2.区块链去中心化只是美丽的神话
提倡区块链的每一个人都想去掉现有的中心,让自己变成中心,这是人性使然。不管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贪婪的本性永远不会改变。区块链的谎言就像“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一样,本质都是想把其他中间商都干掉,让自己成为最大的中间商。
3.区块链技术成为某些人收割大众财富的工具
区块链技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与人失去信任之后,社会所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以及当既有信托机制崩溃的时候,阴谋家和野心家,以及诈骗犯是如何趁虚而入,疯狂收割普通大众财富的。其实,去中心化在互联网世界中,从来都只是美丽的说辞,现实往往恰好相反。之前,传统产业至少可以有三四家大企业并立,而在互联网世界中只有尖顶的才能存在,恰恰是最中心化的。问题是谁来做中心。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算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挖矿难度不断增大,门槛越来越高,算力资源正在不断向少数中心化的机构集中。比如比特大陆及其附属矿池,2018年拥有的比特币算力已占约53%,如果它想篡改数据,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非但不能去中心化,而且相比传统世界将更加中心化。
传统的中心化机构还有政策监管、法律法规、社会舆论等来制衡、监督;而区块链世界一旦形成中心化,那就是赤裸裸的金钱游戏,谁有更多的钱买更高配置的矿机,谁就能拥有更多的算力。区块链业内一直标榜“代码即宪法,算法即法律,算力即权力”,但他们回避了一点,即“金钱即算力”。
因此,区块链最初被赞誉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等溢美之词,现在看来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正在逐渐被证伪。事实上,相较上一次互联网泡沫的“成住坏空”[9],这次区块链热更为诡异。
无论是银行自有转账、诈骗风险控制,还是智能合约的执行等方面,区块链所带来的利都小于弊。区块链技术已经提出10多年了,但到2021年还没有出现一个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场景。几乎所有的区块链项目都只是在烧钱,烧到最后一地鸡毛。
不过,在此要特别提一下。2019年,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与曾经在国内外各类机构发币的“套路”一样,也对外发布了一份名为“天秤座”(Libra)的白皮书,里面提到天秤座的目标是成为金融服务的坚实基础,包括新的全球货币,可以满足数十亿人的日常财务需求。这一消息好似对沉寂了一段日子的区块链打了一针强心剂,更使我不禁想起那段往事:
在2002年,哈佛大学一对双胞胎兄弟文克莱沃斯(Winklevoss)有个关于社交网站的创意,聘请扎克伯格完成编程工作,但扎克伯格并没有按照约定完成他的工作,而是偷窃了他们的创意,自己建立了一个社交网络,就是如今的脸书。
兄弟俩起诉了扎克伯格,要求赔偿10亿美元。最终,双方在2008年达成和解协议,双胞胎兄弟获得了2000万美元现金,以及价值4500万美元的脸书股票。
前面提及的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迄今外界尚不知道此人是谁,非常诡异,江湖上传言非常有可能就是文克莱沃斯兄弟,眼瞅着扎克伯格成了百亿美元富翁,心中不忿而搞了个比特币,他俩目前至少拥有全世界1%的比特币。
另外,从货币的属性来看,比特币根本不具备货币的属性,一般情况下,货币主要有几个属性: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等。但是,比特币根本无法满足这几个基本属性。
首先,使用比特币这种所谓的数字货币来进行定价,一定会导致商品的价格体系紊乱。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商品的价格实际上是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的,即使是超出了之前它价值的波动范围,实际上也是因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但由于比特币每天的价格都在剧烈地波动,如果我们用比特币为一个商品定价的话,就会导致这个商品的价格每天都会剧烈波动。因此,比特币这种缺乏稳定性的货币形式,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货币。
其次,比特币本质上不产出社会价值,从“出生”开始就带着逐利原罪,持有人群即投机人群,市值严重依赖供需关系和收益预期,价格的极度不稳定使比特币不可能变成普通的投资品。即无论价格涨跌,均属于“博傻”游戏,甚至是庞氏骗局!
再次,比特币的总量似乎恒定,能让比特币投机者坚信预期收益。但是,比特币真能总量恒定吗?暂且不论比特币可能有后门[10],而且比特币还能区块扩容(简称比特币扩容)。分叉是比特币扩容的一种手段,比特币的不断分叉,也意味着从原来的数字货币中分裂出新的数字货币,这样等于比特币总量在不断地增加。
除了黄赌毒、洗钱和转移资产等非法用途之外,在币圈中就只有投机赌徒,他们不是骗子,就是“傻子”。号称“中国比特币首富”的李笑来早已看穿了这一切,他说:价格为什么会涨?就是因为傻子太多。
早在几年前,我就说过多次,比特币好似赌场的工具,比特币很可能会涨到5万,甚至10万美元,但恰恰涨得越高,其赌博工具的本质也显现得越彻底!2019年7月,比特币显然再次开启大幅反弹以吸引赌徒入场,然后重复“进二步、退三步”的模式,不断地收割普通投资者的财富。
而且,比特币的绝大多数筹码都掌握在少数庄家手中,之前曾有过统计,40%以上的比特币集中在不到1000个美国人手中,再加上FBI和高盛手中拥有的比特币,80%的比特币在一个美国人的小圈子里轮回,只要有流动中的比特币市值的5%[11],也就是二三十亿美元(只要两三个,甚至一个庄家)集中买卖,大幅涨跌不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吗?
那么,在比特币这个赌场的庄家不断赚钱的同时,谁在亏钱呢?不是很明显吗?如果你也在赌场之中,而又不是庄家的话,亏钱的那多半就是你了。别说普通小散户,之前爆出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2017年底对比特币进行了个人投资,2018年初清仓,亏损超过1.3亿美元。
即使是像孙正义这样的金融市场大咖,都会在比特币市场上失手,其他人就不用说了吧。只是因为孙正义是大名人,他在比特币上亏损的消息传播了出来,而绝大多数比特币的投机者亏损多少无人知晓,传播出来的往往都是暴富神话。
此时,再引用一下巴菲特的名言:比特币有一点有限的用处,就是与欺诈活动有关,与很多骗局联系在一起。
据区块链科技资讯平台(Cointelegraph)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亚力山大·博尔特尼科夫(Alexander Bortnikov)警告称,越来越多的恐怖组织通过加密货币获得资金。博尔特尼科夫表示,全球恐怖组织掌握加密货币和加密通信工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些工具使他们能够避开安全监控。电子支付系统和加密货币越来越多地被恐怖分子用来从一些支持恐怖网络的国家和组织转移资金。
总之,当下炙手可热的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炒作是个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庞氏骗局!或更准确地说,比特币进入金融市场之后,借着互联网全球一体化,成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巨大、最高效的赌场,正如巴菲特的名言:“任何不能产生现金流的东西都不叫资产,只能叫筹码——因为你总是期待有人以更高的价格把你手上的东西买走……”也就是说,比特币就是这个赌场之中的筹码。
而之前提及的脸书推出的“天秤座”,很有可能将和美联储合作,将与美元挂钩(一“天秤座”等于一美元,即所谓的“稳定币”),然后借助脸书高达27亿的用户和全球生态体系,摧毁或取代各国的支付体系,削弱甚至消灭其他国家的主权货币。这可能是最可怕的后果。美元和“天秤座”结合起来,运用区块链技术,很可能会彻底征服全球,铸币税全部归属美国。其他货币(如人民币)取代美元的强势地位便将毫无机会了。[12]
最后要说的是,早在几年前我就建议中国全面禁止非政府背书的数字货币,同时,央行应尽快开发自己的数字货币。2020年,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试点遍地开花,希望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早日推出,夺得先机,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与美元抗衡!
五、数字货币将是未来大趋势
2020年,中国央行推出数字货币试点的消息传出来后,很多人惊呼:国家来发币啦!很多虚拟币的币圈之人甚至喜极而泣!股市中,但凡和区块链直接,甚至间接相关的概念股,都被疯炒起来了。
再次强调,其实,这些人想多了(或故意忽悠他人),央行数字货币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币根本不是一回事,有着本质区别!比特币的自然属性就是去中心化,而央行数字货币则是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比特币的基础是区块链,而央行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无关。归根到底,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的数字货币,是由国家来发行的;而比特币等是非法定的虚拟币。
下面回答几个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热点问题。
1.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的数字货币,其实就是法币的数字化,还是钱,跟现金的本质是一样的。从贝壳到刀币,到金银、铜钱,再到纸币,现在随着互联网、AI、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我早就说过,货币(法币)的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2.DC/EP是什么意思?
DC/EP就是央行数字货币的英文简称。DC:Digital Currency,即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即电子支付。
3.央行数字货币怎么用?没网络能支付吗?
只需在手机上装一个App,不需要绑定任何的银行账户,就可以用了,甚至不一定是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项链、智能裤袋、智能鞋里安装了,都可以。
4.数字货币和微信支付、支付宝有什么区别?
表面看,数字货币和微信支付、支付宝的区别不大,其实背后区别太大了。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类似,使用数字货币时需要一个账户或钱包。首先要获得对方的账号,然后输入需转账的数字货币额度,再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完成交易。
但是,数字货币背后的处理过程不一样,它不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协助,其转账行为类似纸币支付,从一个人直接到另一个人,从转账那一刻起,货币的物理关系就已发生转移,因此不存在兑付的信用风险问题。
而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过程中,转账只是服务器上对应账户余额的变更,当人们从系统里提款的时候才会发生真实的物理权属关系变化,这样可能存在兑付风险。
5.现金会被全部替代吗?
暂时还不会,未来一定会迈向“无现金社会”的,这恰恰是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初衷之一。不过,这个过程会很长,至少也得十来年,甚至几十年。
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区块链概念的受关注度与日俱增,尤其是2020年在“央行数字货币或将落地”“比特币再度飙涨至1万美元关口”等消息作用下,“区块链应用场景”“数字货币”更是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和财经圈内的最热关键词。但随之而来的是,不法分子的贪婪目光也“与时俱进”盯向这一领域,借区块链之名大肆行骗。
“××币,让你躺着也能赚大钱”“矿机一响,黄金万两”“养猪吗?新产品,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不是梦”……在各种防范风险信息的教育氛围中,许多市民群众已经能识破绝大多数“老花样”,躲得过“套路贷”,扛得过“电信诈骗”,拆得穿“高额返利”,不过俗语说“江湖骗子不可怕,最怕骗子有文化”,对上述这些蹭足区块链科技热点,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等方式“高科技圆你富豪梦”的不法套路,您是否也能真正看得清?
从现实情况看,有些企业以“区块链创新”名义,在境内组织虚拟货币交易;以“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等为由,发行“××币”“××链”,发布白皮书,虚构使用生态,募集资金或虚拟货币资产;有些机构为注册在境外的ICO[13]项目、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等提供宣传、引流、代理买卖服务等,甚至出现个别非法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发行或推广法定数字货币骗取投资人钱财的事情。这种“鱼目混珠”的不法手段,正是大家应加以警惕和远离的陷阱。
从近阶段涉虚拟币的具体骗术手段看,在交易平台交易量大、人气高的表象之下,一般都内藏着两种坑人套路:首先是交易数据造假。通过制造虚高交易量,吸引投资者“上钩”;其次是恶意“宕机”,借此逼迫杠杆交易爆仓,操纵市场。此外,虚拟币还经常沦为犯罪分子的洗钱工具,具有较大社会风险。
事实上,早在2017年9月,国家七部委就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对ICO和虚拟货币交易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境内虚拟货币交易规模大幅下降。人民银行曾提醒,应避免陷入虚拟币陷阱,牢记要“第一时间举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金协会)也提醒:“发现有任何机构涉及此类非法金融活动,及时向有关监管部门举报。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投资者抱有侥幸心理试图“火中取栗”,有些人认为自己投资的“交易平台”属于头部企业,有安全保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风险极高、波动极大”就是虚拟币的标配,“走向归零”更是多数虚拟币种的归途。
总之,再强调一下,数字货币不等于虚拟币,说穿了吧,央行数字货币的本质还是货币,但是,比特币等虚拟币不是!引用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在《经济观察报》谈央行数字货币的两点精华内容和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谈数字货币的关键要点:
1.作为货币存在和发展的只能是央行数字货币
王永利称,尽管目前出现了多种“数字货币”的概念,但从严格意义上看,真正能作为“货币”存在和发展的,只能是“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肯定,在国家主权依然存在,世界尚未实现一体化治理的情况下,要打造和运行超主权世界货币是不大可能的。其一,比特币等网络内生“数字币”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流通货币;其二,与单一法定货币等值挂钩的“稳定币”只能是代币;其三,与一揽子货币结构性挂钩的“超主权货币”设想很难成功,而且,央行数字货币只能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不可能是法定货币之外的另一种新的货币。
2.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运行将产生一系列派生影响
王永利称,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运行,还将产生一系列派生影响:必然要求货币载体的改造与广泛的系统连接,要有结算管理办法并需广泛培训,由此可能带来相关领域新的投资机会。央行数字货币的高效运行,势必对现金的印制和流通相关产业,以及传统的银行卡业务、网络内生数字币以及与单一货币等值挂钩的稳定币等产生排挤作用,有可能使其失去生存空间。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和运行机制变化,势必对现有包括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系统(Society for World-w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SWIFT)在内的国际收付清算体系产生很大冲击,各国的央行也需要相应变革,打造出适应数字货币运行的区域化、全球化收付清算新体系、新机制。
3.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会带来革命性变化
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表示,数字货币取代现有钞票的发行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然发行数字货币的节奏取决于中国人民银行。正如纸币取代金属货币一样,未来数字货币也会取代今天的纸币。但是,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会影响到整体的货币金融的格局,只是货币发行的方式发生变化。
对于数字货币,存在很多误解。有人认为发行数字货币就可以“弯道超车、异军突起”,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我想这是很大的误解。发行数字货币时间早并不意味着接受度高,对于数字货币的信任仍然来自主权国家的信用,投资者是否相信主权国家的信用取决于国家法治的健全、政治经济的稳定、科学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金融市场的监管水平等。这些都是必要的条件,并不是发行了数字货币,就能够实现国际化。
关于数字货币的另一个误解是以后是不是人人都能发行货币。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从理论和实践上都站不住脚。我们要有一个很理性的、客观的、冷静的看法,数字货币不会造成革命性的变化。当然,数字货币在全球支付方面会带来一些很重要的变化,未来各国也会展开这方面的竞争,但这种竞争也会基于现有的技术格局和支付体系。
所以,发行数字货币并不意味着全球的货币金融体系会出现天翻地覆的、革命性的变化。全球数字货币的发行,终究还是要以主权国家的信任为基础,终究还是由各国的央行主导。
《金融时报》的《纸币在疫情危机中展现韧性》一文提到,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美国佛罗里达州那不勒斯的阳光艾斯(Sunshine Ace)商店竖起了鼓励非接触式支付的标牌。这家连锁五金店的员工不停地擦拭借记卡读卡器的触控板,而且店里在每个收银台都安装了有机玻璃隔板。当阳光艾斯的第三代所有者迈克尔·威恩(Michael Wynn)查看2020年6月份的账目时,他发现自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现金(纸币)支付略有下降。这似乎是现金逐渐消亡的又一个迹象。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纸币的韧性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再次得到展现,它意味着这家连锁五金店以及其他许多像它这样的零售商无法彻底摆脱纸币和硬币。在位于佛罗里达州西南部较贫穷地区的阳光艾斯门店,顾客仍然喜欢用现金购买油漆和锤子。在阳光艾斯的夏洛特港分店,6月销售额中现金占比19.3%,高于13.3%的所有门店平均占比。佛罗里达州部分地区已再度封锁(7月14日该州报告133人死于新冠病毒,这是该州的单日死亡最高纪录),但阳光艾斯在继续营业。
总之,仅从新冠疫情期间来看,百姓持有的现金(纸币)增加了,这一现象对世界各地其他央行构成了挑战。也就是说,将来纸币是否会慢慢被淘汰,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