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排行榜用啥软件看
“引入虚拟银行是香港迈向智慧银行新纪元的关键举措,虚拟银行的发展可推动香港的金融科技和创新,同时为银行客户带来新体验。”香港金管局的表态或许代表了一部分香港市民的真实想法。
普华永道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一半的香港用户表示传统银行服务存在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网上银行体验不佳、金融产品客户教育不足、无法整合不同账户信息等主要痛点,有兴趣开设虚拟银行账户。
在此背景下,香港金管局于2019年落实“智慧银行新时代”的政策,陆续发出八张虚银牌照,8家虚拟银行相继成立,并在次年陆续开业。它们的共同点是有着强大的股东背景,例如蚂蚁银行隶属于蚂蚁金服旗下,平安壹账通银行是平安系金融科技旗舰金融壹账通的全资子公司 、Mox Bank的股东包括渣打银行、电讯盈科等传统港资机构,天星银行由小米集团与尚乘集团携手开设,富融银行则由互联网巨头腾讯联合多家金融机构筹组。
时隔2年,距离一众虚拟银行向香港金管局交付3年计划书的时限也接近尾声,这些虚拟银行到底有没有站稳阵脚、甚至为传统银行业带来冲击?其中有哪些虚拟银行领跑同业?
8家虚拟银行竞争白热化
根据香港金管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8家虚拟银行已合计开设超过120万个账户,可见香港市民对数字化、电子化的银行服务接受程度很高。由于8家虚拟银行几乎同时抢闸开业,而香港监管当局批准的初始经营范围有限,导致虚拟银行在思考金融创新的同时,反而出现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最典型的“内卷”产品当属港元定期/活期存款产品。虚拟银行一般以零售客户为服务对象,目前存款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再加上美元加息潮降临,为吸引新客开户及存款,银行不约而同地力推定期存款及活期存款优惠,虽然不乏各类营销玩法,但核心仍在于“拼利率”。其中最为激进的属WeLab Bank(汇立银行),其18个月港元定存年利率达3.88%,冠绝一众虚拟银行,近乎贴近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的水平。
但同时,香港政府发布的香港货币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22年6月,8家虚拟银行客户总存款约252亿港元,相当于银行业总存款的0.17%,较2020末的0.11%有所提升,但整体市场份额仍不足1%,未出现预期的大规模“抢存大战”,难言对传统金融业带来威胁。
从产品服务上看,虚拟银行带来的行业冲击更是一种“鲶鱼效应”,他们的出现迫使传统银行加速投资数字化建设,积极推出各种优惠,主动降低一直令用户诟病的各项服务费。例如汇丰银行早在2019年8月就宣布,取消个人综合理财账户的最低全面理财总值要求及低额结存服务费,这是香港首家提供免费基础银行服务的银行。此举也被市场理解为应对虚拟银行带来的竞争。
全香港的持牌银行多达163家,如何突破传统银行的限制,成为摆在虚拟银行面前的发展“路障”。毕马威中国直言,没有明显竞争或差异化优势的虚拟银行将在竞争中落败,甚至预计某些虚拟银行未来几年或悄然停止运营,或进行业务合并。
虚拟银行2.0突围之路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各家虚拟银行正在积极提供特色产品,打造差异化的优势。例如,MOX Bank在股东渣打银行的支持下通过信用卡、消费分期等业务推动零售消费和交易,其品牌口号便是“由渣打银行全力策动”,这种“金融+消费”的服务模式带有不少传统银行的影子,更能适应香港市民的生活消费习惯。
众安银行则借助与众安保险的紧密关系,瞄准Z时代年轻客户群体,开发基于APP的“人寿保”、“储蓄保”数字化产品,优惠力度颇大,借此优势积累了超过60万用户。其举办的嘉年华活动,甚至送出百万现金给参与游戏的用户,营销热度十分火爆。
平安壹账通银行则另辟蹊径,主力服务中小企业,利用内地积累的经验打造适合香港本地的toB产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可更便捷地实现开户、贷款服务。根据香港金管局的调查,21%的中小企业表示曾有过银行贷款申请不成功的经历;平安壹账通银行做过调研,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该行已审批贷款的客户中,29%为首次获得银行批出的贷款。此外,该行已审批贷款的客户中,有7%为开业不足三年的初创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需求未被传统金融机构满足,而虚拟银行有能力开发基于自身独创的风险评估平台及替代数据,快速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在提供贷款方面有着更大的灵活性。
据了解,该行是香港地区首个运用替代信贷审批模式为贸易中小企提供服务的虚拟银行。该行通过采用由合作伙伴贸易通提供企业过去7年申报进出口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建立风控模型。由于这些数据样本时间跨越不同经济周期,有效性高,能更直接及时反映企业进出口业务状况,因此该风控模型能更有效及精准地对客户进行信贷分析。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特选客户于贷款审批时无需提交大量文件如银行账单、财务报告和营业收入报表等,大大缩短审批时间。
利用金融科技降低成本,是虚拟银行的特点,也是包括传统银行在内的全行业目标。可以说,平安壹账通银行背靠其母公司金融壹账通强大的金融科技实力,向同业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及风险管控的创新技术,有效促进了香港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
拆解经营指标的AB面
根据监管要求,8家虚拟银行均在9月30日前完成发布2022年中期财务报表。虽然目前8家虚拟银行都尚未盈利,但“逃离内卷”的平安壹账通银行经营业绩领先同业,今年上半年的税前亏损同比下降33%至7816万港元,无论是亏损改善幅度还是亏损净额表现,均位居8家虚拟银行首位。
8家虚拟银行中有5家已录得亏损收窄,有望逐步迈向盈亏平衡,半年“烧钱”仍超过3亿港元的虚拟银行仅有MOX Bank和livi Bank两家。
在核心指标方面,存贷款比率最能代表银行业务盈利能力,最为健康的仍然是平安壹账通银行,中报披露的存贷比达到82%,其他主流的虚拟银行都处于45-55%这个区间,仍需更多时间调整和验证商业模式。更有个别银行业务节奏落后,至今年仍未有发力信贷业务,导致存贷比率很低。
毫无疑问,虚拟银行的数字化服务广受香港市民欢迎,甚至在巨额优惠补贴下用户数量可以在短期内提升很快。但是开业两年来,我们看到一些虚拟银行的用户增长已经到了瓶颈,而存贷款、利息收入这些实际经营指标也无以为继,其中的原因需要业界一起反思。这次的盈利和经营情况盘点,已经为部分虚拟银行敲响警钟。
展望未来:深耕差异化路线
未来,虚拟银行需要继续深耕差异化的竞争路线,运用金融科技解决行业痛点,打造健康的商业模式,才能巩固市场地位,在银行业中割据一方。面向内地的跨境服务也是部分虚拟银行的发展方向,香港金管局也明确表示未来重点包括迎接内地的机遇。如何在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大趋势下加强区内合作、跨境服务,成为中资虚拟银行的关注,其中与大湾区和金融科技有密切联系的虚拟银行无疑具有先发优势,例如平安壹账通银行作为平安集团的成员公司和金融壹账通的全资子公司,具备了与大湾区同频共振的天然发展基因和基础优势。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和香港贸易联动第二期跨境合作落地,平安壹账通银行作为首家参与香港贸易联动平台建设的虚拟银行,与14家银行机构共同为贸易中小企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服务。2020年11月,人行“贸金平台”与香港“贸易联动”完成第一期对接,以跨平台互联互通方式打通内地出口、香港进口的场景应用,为实践内地与香港金融科技合作迈进一大步。二期工程则增加了跨平台互联互通场景的多样性,虚拟银行可发挥更大作用,利用香港的创新及先进金融科技为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合作实现共赢。
虚拟银行在海外业务发展方面也开始传来捷报,最近WeLab Bank(汇立银行)母公司宣布收购印尼雅加达服务银行股权,这是今年东南亚最大宗的数字银行交易。由于没有分行网点的束缚,虚拟银行积累一定经验后或较容易将成熟产品和成功经验复制至更多邻近地区,以更便捷的方式服务更多的用户。
在《亚洲银行家》2022 年全球100大数字银行排名中,位列前三的数字银行分别为中国的微众银行、荷兰ING银行和美国Ally Bank。排名最高的香港虚拟银行为平安壹账通银行,其名次为第45位,尾随其后的是位居52位的众安银行。在未来金融科技数字化的浪潮下,这些香港虚拟银行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我们也期待香港金管局继续向虚拟银行开放更多业务类型,例如楼宇按揭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及投资产品开发及销售等,进一步应用金融科技颠覆传统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