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金友期货(金友福珠宝怎么样)_币圈新闻_鼎鸿网

福安金友期货(金友福珠宝怎么样)

鼎鸿网 0


临平湖探古


一、临平湖与“临平”


临平湖,是一个古湖,位于今海宁市许村镇与杭州余杭区临平新城的交界处,今已不存。

临平湖在古仁和县县治临平镇的“家门口”,所以不管就其名还是其地而言,都会把临平湖归于临平,其实不然。

因临平湖地处海宁许村与余杭临平交界之地,历朝历代以来,地属纵横交接,时有变换,地域犬牙交错,偶有分割,民风民情交融交合,故若非在当地生活多年,确实是难以清分其地界的,所以难免造成这样的错觉和误解。

其实古之临平湖有一部分是在今海宁市许村镇地界的。自临平湖形成至其淤埋成田地,这个情况一直存在,而且在历史长河中,早期的临平湖曾有过一段时间是全属海宁的。

不过,古之临平湖因地理位置关系,终是临平“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这千百年来,古时的许村与临平发展差距较大,临平湖与临平确确实实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临平跟临平湖之间的紧密程度是许村难以类比与攀比的,这是事实,不容置疑,也不可置否。

所以,要探究“临平湖”,就不得不先得说说“临平”,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临平湖探古》


(一)“临平”之名


“临平”二字,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 傅靳蒯成列传:“信武侯靳歙(jìn xī),以中涓从,起宛朐(yuān qú )。攻济阳。破李由军。击秦军亳南﹑开封东北,斩骑千人将一人,首五十七级,捕虏七十三人,赐爵封号‘临平君’”【注:靳歙(?―前183),宛朐(今山东菏泽)人,西汉开国功臣,十八侯之一】

但这里“临平”是否就是今之余杭临平,目前还难以考证。

而“临平湖”之名目前可考的最早是出现在晋•张勃《吴录》中,比“临平”之名要晚。

就目前的史料来看,“临平湖”之名应由“临平”之名而来。而“临平山”,古称“晾网山”,后又称“邱山”,也应是由“临平”之名而来,这也是自然而然的,而非“山因湖得名”。


然笔者以为:“临平”之起名应与“临安”之名互有渊源。此两地相近,两名互应,寓意“平安”,甚为吉祥,也符合古时地名惯例。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分余杭,置临水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临水”更名“临安”。

而唐·林宝《元和姓纂》、南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均有这样的记载:“褚泰(约222-?),仕吴,封‘钱唐临平侯’,遂居钱塘。”

可见,“临平”与“临安”之名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很有可能是先有“临平”之名,后才有“临水”改“临安”之由,只可惜没有详实的文字记载考证。

这不过是笔者凭此不多的史料综合判断提出的一个假说而已。


《临平湖探古》


《故右散骑常侍舒国公褚公挽词》

唐·苏颋

阳翟疏丰构,临平演庆源。

学筵尊授几,儒服宠乘轩。

审谕留中密,开陈与上言。

徂晖一不借,空有赐东园。

【注:苏颋(670-727),字廷硕,唐朝大臣、文学家,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舒国公即褚无量(646-720年),字弘度,杭州盐官人,“钱唐临平侯”褚泰的后人,唐代大臣、目录学家。】

这是临平文学史上目前可考的最早出现“临平” 一词的诗词。此诗在清• 战鲁村修《海宁州志》卷六中也有收录。


唐时,“临平”与“临平湖”之名,已多见于史册和唐诗之中了。

唐·房玄龄《晋书•顾众传》:东晋咸和三年 (328)“义兴太守表临平范明为参军。”

唐•许嵩《建康实录》卷第一校勘记:“六月戊戌,宝鼎出临平湖......”

《履道新居二十韵》

唐•白居易

岂无诗引兴,兼有酒销忧。

移榻临平岸,携茶上小舟。


《临平湖》

唐•顾况

采藕平湖上,藕泥封藕节。

船影入荷香,莫冲莲柄折。

......


《临平湖探古》


(二)“临平”之名与盐业


古时临平的东南面是钱塘江的入海口,这一带民众就多以从事盐业和渔业为生。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传》:“吴东有海盐之饶”、《史记·吴王濞(bì)传》:“濞煮海水为盐,以无税,故国用富饶。后民用,遂成恒业。”

宋•沈立《越州图序》云:“滨海居人以鱼盐为生。”

清《浙江通志》载:汉时,“煮海为盐,以故无赋。”

而被誉为“地方志鼻祖”的汉•袁康《越绝书•记地传》有说:“朱馀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馀'”

古越人方言“馀”与“盐”同读“”,古传这是第一个发现盐的人名,也是春秋以前第一任管理“沥卤煮盐”的职官名称。

钱塘江两岸有“馀杭”【注:今浙江杭州余杭】、“馀暨”【注:今浙江杭州萧山。据《乾隆萧山县志》:‘馀暨’以其地能产盐故名,而王莽改‘馀暨’为‘馀衍’,亦即盐官斥衍之说。】、“馀姚”【注:今浙江宁波余姚】等地名,可见这些地方古时都是与盐业有关的。


《临平湖探古》


唐时的临平已是以产盐著称了,乾元年间(758-761)已为"浙江十监"之一。

北宋《新唐书》载有:“杭州余杭郡有临平监、新亭监盐官二”,又称“嘉兴、海陵、盐城、新亭、临平、兰亭、永嘉、大昌、候官、富都十监,岁得钱百余万缗,以当百余州之赋。”

而与余杭临平相邻的海宁许村,自古也是以产盐出名。

据南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所载,当时海宁八个盐场,其中许村就占了三个:“盐事场:许村场,在许村;蜀山场,在许村;岩门场,在许村。”

后因钱塘江向北岸海宁改道和“坍江”之故,清嘉庆十八年(1813),海宁许村的蜀山和岩门两个盐场改隶萧山县。

而许村场的盐业一直延续到清代之后,在1931年才被国民政府正式取消。


(三)临平的商贸


临平和临平湖都近钱塘江,所以这一带的盐业、渔业、水运历来都很繁荣。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钱江县改名仁和县。

北宋端拱元年(988)建置临平镇,已是仁和县一大镇了。


《临平湖探古》


南宋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经上塘河【注:即隋唐古运河】长安、许村,过临平至杭州,定临安【注:今浙江杭州】为行都。

仁和县与钱塘县同为临安府首县。

仁和县设临平、汤村【注:汤村,也称“汤镇”,今杭州市余杭区乔司】、范浦【注:今杭州市体育场路东段及环城北路艮山门一带】、江涨桥【注:即江涨桥镇。今杭州市武林门北】四镇九乡(《元丰九域志》)。此也为“仁和四市(镇)”。

结合南宋和今杭州政区图,当时的仁和县大致包括今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上城区(沿江一线)、余杭区的临平街道、东湖街道、南苑街道、星桥街道、崇贤镇、乔司镇、运河镇、塘栖镇(除大运河以北部分地区)、仁和镇、良渚镇,以及海宁市许村镇西南部部分地区。


临平作为当时东出杭州水道的第一大码头,具有重要又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也带动了临平的商贸业和“旅游业”。

有人根据史书记载做过统计,宋高宗先后有九次宿泊临平。

那时还有趋之若鹜的文人墨客在临平游山玩水,也留下了很多诗文。

这都可从侧面衬托出当时临平的繁华。也正是这个时期,临平在其城镇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而又极其重要的篇章,也为临平注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杭州有县者九,独钱塘、仁和附郭,名曰赤县,而赤县所管镇市者一十有五,汤村曰汤村镇市,临平镇名临平市。”

明·夏时正《成化杭州府志》:临平湖两岸“沮洲广卤,化为桑麻之区”,“海宁、仁和、上塘蚕丝于临平贸易最多。”

明·吴瓒《武林纪事》:“杭城东园人家,四时种菜贩卖,远至临平长安,俱用船载而去。”及“海宁、临平、章家桥、菜市桥、长安从东新关经由。每船经过,必有货物往来”。

临平发达的商贸业,自然也吸引了临近的许村人。只不过,那时的许村还只是个小村落式的小集市而已,与临平不可同日而语。

1953年12月临平成为杭县县治,后分别为余杭县治、余杭市治,现为杭州市余杭区治所在。【注:“治”:政府所在地,即行政中心。“县治”是一个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叫“城关镇”、“县城”。】

自此,临平的综合发展走上了康庄大道。


《临平湖探古》


(四)临平与许村


千百年来,尽管余杭与海宁历朝历代的建制沿革时有交合分离,但临平与许村交界处各自所属,总体来说变化不是很大。

两边各个村落,或遵姓氏,或循地形,或守规制,历代聚集而居。

宅邸烟火承继,家族香火延续,自然而然形成的地缘、村落是根深蒂固的,这也是一种乡情与乡愁。一般是不会随意或刻意去迁移变动的,除非有天灾、兵乱等特殊情况。


今之海宁许村与余杭临平依然紧紧相连又“相恋”,很多地方不过相隔一条路、一条河、一条街而已。

自南向北,许村镇的前进村、胜利村、景树村(含原郭湾村)、双联村、团结村、新益村、孙桥村、庄湾村等都与余杭临平毗邻。

虽然临平与许村,一个是“城关镇”,一个是“农村乡镇”,就如一个是“大家闺秀”,一个是“小家碧玉”,城镇起点和文化底蕴、发展水平、综合实力、位置优势等都不一样,自然不能简单作比。

但现在的许村人完全没有“自惭形秽”和固步自封,而是“勇立潮头,猛进如潮”。


近年来,许村在海宁“融杭”战略引领下,作为海宁融入“杭州都市圈”的桥头堡和先锋队,主动与余杭临平合作开发,在余杭临平新城相互接壤的原临平湖湖址之上、现临平街道东湖路东西两侧成立了“临杭新区”共同进行开发。

许村这个江南小镇也成了商业大鳄和民间热钱追捧的热点与投资的热土,

临平与许村,这两个千年相扶相拥而来的兄弟,在历经风风雨雨之后,携手同奔康庄道,联袂共筑中国梦,终于一起迎来了她们最辉煌的时代。


千百年来以“湖塞天下乱,湖开天下平”言预朝代更替、国家兴亡的临平湖,至今已荡然无存。

然而,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经过了历史潮流千百年来的洗礼与升华,现在的临平与许村美美与共、生生不息,在新时代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她们相互映衬,相互帮托,散发出了无穷的活力和魅力。


《临平湖探古》


二、“临平湖”之名


浙江的名湖,脍炙人口又名闻天下的自然是杭州西湖。

殊不知,六朝以前,当为临平湖!正所谓:“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

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传第二:赤乌十二年(249),“《吴录》曰:六月戊戌,宝鼎出临平湖。八月癸丑,白鸠见于章安。”

这是史书最早见“临平湖”之名。

明•李賢《明一统志》:“临平湖:自汉末壅塞,晋咸宁中复开。父老相传云:‘此湖开,天下平’故名。”

这说明,“临平湖”之名源于“此湖开,天下平”之语。


《临平湖探古》


(一)临平湖的别称


1.鼎湖

临平湖又名“鼎湖”。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赤乌十二年,宝鼎见,因呼为‘鼎湖’”宋·施谔《淳佑临安志》、南宋•潛说友《咸淳临安志》、明《嘉靖仁和县志》均有引之。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唐·徐坚《初学记》:“《吴录》曰:赤乌十二年,宝鼎见于临平湖中。”

唐•许嵩《建康实录》卷第一校勘记:“六月戊戌,宝鼎出临平湖......”

南朝梁•沈约《宋书》、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明·解缙《永乐大典残卷》、清• 金鳌《海宁县志》均记有:“吴孙权赤乌十二年,六月戊戌,宝鼎出临平湖。”

明•李賢《明一统志》:“临平湖:旧名‘鼎湖’”

明·田汝成《西湖浏览志余》:“吴赤乌二年,宝鼎见湖中,因称‘鼎湖’”

清•许三礼《海宁县志》卷二、清• 战鲁村《海宁州志》卷二、民国《海宁州志稿》卷二中也都有记载:“临平湖,一名‘鼎湖’。在县西五十里,去临平镇西南八里,古有‘湖开天下平’之谣名。《临平湖图经》云:临平湖汪洋数百顷。晋时宝鼎现,故曰‘鼎湖’”

清•许三礼修《海宁县志》卷十二“鼎湖”中收录:

《泛鼎湖》

唐•姜日俊

昔闻鼎湖名,今见鼎湖水。

巨□出高原,环周十余里

......


《临平湖探古》


2.石函湖

临平湖也叫“石函湖”。

南朝梁·沈约《宋书》中也记有:“吴郡临平湖一旦自开,湖边得石函,中有小青石,刻作‘皇帝’字。旧言:‘临平湖塞天下乱,开则天下太平’。吴人以为美祥。俄而吴灭。”

南宋·范成大《吴郡志》中也说“孙皓时,湖边曾得石印”,刻有“皇帝”字样,孙皓便把年号改成了“天玺”, 因而临平湖也叫“石函湖”。

南宋·潛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之二十四、明《嘉靖仁和县志》卷二都有记:“晋武帝咸宁中,彗星孛于角。古者云,吴临平湖自汉末壅塞,至是复开。父老相传:‘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又吴郡言:临平湖边得一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刻其上,作‘皇帝’字。孙皓于是改元为‘天玺’。晋安帝元兴一年,临平湖水赤,或以为祥瑞。”

清•许三礼《海宁县志》卷二、清• 战鲁村《海宁州志》卷二、民国《海宁州志稿》卷二中也都有这样的记载:“孙皓时湖边得石函,亦名‘石函湖’......(许志)有《唐白居易石函记》。”

清•翟均廉《海塘录》:“仁和县志:临平湖,一名‘鼎湖’,又名‘石函湖’”


《临平湖探古》


3.东湖

临平湖又叫“东湖”。

今余杭临平“东湖街道”、“东湖村”、“东湖路”和海宁许村镇胜利村的“东湖组”、“临平河边”【注:临平河应是临平湖留存的一条支流,位于胜利村。且本地方言“河”与“湖”同音,后随着临平湖的淤塞,“湖”也便变成“河”。】等,便是历史见证。

地方志上对“东湖”此名来源存在两种说法:一说湖在临平山东南,故名;一说因湖在古钱唐县境内东部与杭州西湖相对,故称。


4.东江

临平湖也叫“东江”。

“东江”之名应不会晚于东晋。

明末清初沈谦的住处称为“东江草堂”,著作名也为《东江集》。【注:沈谦(1620-1670),字去矜,号东江,仁和临平(今余杭临平镇)人。明末清初韵学家。著有《临平记》和《临平湖考》】

临平湖东岸至今还留存古地名“东江桥”【注:今海宁市许村镇景树村境内】,明清以前县志上都还有记载,今因本地方言“江”与“港”同音而讹变成“东港桥”。


“东湖”之名也很有可能就是从“东江”演化而来,而后又与“西湖”相对而名。

那时的临平湖在杭州之东,还浩如江海,受海潮影响,与钱塘江时分时合,没有完成形成湖泊,而是直通钱塘江的一条大江,所以便以“东江”称之。

后来形成内湖后,因与“西湖”分别杭城东西两侧,故以“东湖”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临平湖的“东江”之名起源于古太湖尾闾之一“东江”。远古的临平湖波流浩大,是钱塘江连接古太湖尾闾之一“东江”的通道。后因受临平山阻挡作用,便在古太湖通钱塘江的这个入海湾湮废后形成了临平湖。


《临平湖探古》


(二)临平湖的祥异之说


千百年来,临平湖存在着众多的祥瑞灵异之说,凭添了几分灵气和神秘之感。

“石鼓桐鱼” 是关于临平湖最早最有名的传说故事。

南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斤江水》:“《异苑》曰:晋武时,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百鼓,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云:‘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言,声闻数十里。刘道民(注:南朝宋孝武帝)诗曰:‘事有远而合,蜀桐鸣吴石。’”唐•房玄龄《晋书·张华传》、清• 金鳌《海宁县志》均有引之。

唐•骆宾王《萤火赋》:“质殊而声合者,鱼形出则吴石鸣”。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桐扣山,在府东北五十里。晋武帝时,临平湖岸崩,出石鼓,张华命取蜀中桐木刻鱼形,扣之,声闻数里,山因以名。”


关于“湖塞天下乱,湖开天下平”的传言。

西晋•陈寿《三国志·孙皓传》:“天玺元年(276),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壅塞,今更开通。长老相传:‘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

南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斤江水》:“传言此湖草壅塞,天下乱,是湖开,天下平。孙皓天玺元年,吴郡上言:‘临平湖自汉末秽塞,今更开通”’

宋·李昉《太平御览》:“《吴志》曰:归命侯【注:即孙皓】天玺元年,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拥塞,今更除平。故老相传云:‘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

明·田汝成《西湖浏览志余》:“晋武帝时,占者谓:‘临平湖塞天下乱,湖开天下平。’则临平湖又杭州王气所闗也。”

清·缪荃孙《江苏省通志稿司法志》:“天玺元年(晋咸宁二年),吴郡言临平湖开,改元,大赦。”

清• 金鳌等《海宁县志》记有:“归命候天玺元年,临平湖开。《三国志》 •《吴书》吴郡言:临平湖开通,长老相传:‘湖塞天下乱,湖开天下平’。”


临平湖自天玺元年(276)“湖开”之后,史料记载此后又有数次“自通”“复开”。

宋·施谔《淳佑临安志》:“晋武帝咸寍中,彗星孛于角。占者云:吴临平湖,自汉末壅塞,至是复开,父老相传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

唐•李延寿《南史》卷十:太建二年(570)十一月,“......临平湖草旧塞,忽然自通。”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卷:祯明元年(587)“时江南妖异特众,临平湖草久塞,忽然自开。”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十九:“陈后主末年(604),临平湖草久塞,忽然自通。”

明末清初沈谦《临平记》:“贞明元年(915)冬十一月,陈临平湖开。”


临平湖的开塞还被赋予神秘的天命,预示着天下兴亡、国之平乱。

这同样也透露出了当时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于是就有借此谋事,也有质疑的。


《临平湖探古》


唐•房玄龄《晋书》列传第六十九:“谓代谢之际宜有祯祥,乃密令所在上临平湖开除清朗,使众官集贺。矫诏曰:‘灵瑞之事非所敢闻也。斯诚相国至德,故事为之应。太平之化,于是乎始,六合同悦,情何可言’”

唐•许嵩《建康实录》卷第三校勘记:“吴郡临平湖自汉末草秽壅塞,长老相传云:‘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静。’至是湖忽开通,或云当太平,青盖入洛。后主以问奉禁都尉陈训,训曰:‘臣能望气,不能达湖之开塞。’退而谓人曰:‘青盖入洛,将有舆榇衔璧之事,非吉祥也。’”

《两晋秘史》第三○七回、《南朝秘史》第四回、《蔡东藩两晋演义》均记有:“又诈言:‘钱塘临平湖开,江州甘露降’,使百僚集贺,为己受命之符。”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秋,七月,吴人或言于吴王曰:‘临平湖自汉末萝塞’,长老言:‘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近无故忽更开通,此天下当太平,青盖入洛之祥也。吴主以问奉禁都尉历阳陈训,对曰:‘臣止能望气,不能达湖之开塞。’退而告其友曰:‘青盖入洛者,将有衔璧之事,非吉祥也。’”

清•赵翼《廿二史劄记》卷八:“然孙皓时,临平湖开,皓以问陈训,训曰‘臣止能望气,不知湖之开塞。’陈敏反,或曰‘陈家无王气,不久当灭。’此古来专以望气占吉凶,未尝有相墓之术也。”


《临平湖探古》


又以湖边石函中的刻字小石为载体,行“改元大赦”事。

南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斤江水》:“又于湖边得石函,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余,刻作‘皇帝’字。于是改‘天册’为‘天玺元年’。孙盛以为元皇中兴之符征,五湖之石瑞也。”

唐•许嵩《建康实录》卷第三校勘记:“又于湖边得石函,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刻上作‘皇帝’字,于是又改元为‘天玺元年’”

宋·李昉《太平御览》:“《吴志》曰:又湖边得石函,函中有小石,青色,长四寸,广二寸馀,刻上作‘皇帝’字,於是改年大赦。俄而晋平吴,孙盛以为元皇中兴之符。”

宋·施谔《淳佑临安志》:“又吴郡言:‘临平湖边得一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刻其上作‘皇帝’字。孙皓于是改元为‘天玺’”

明·田汝成《西湖浏览志余》:“又得小石,长四寸,广二寸,刻‘皇帝’字,因改元‘天玺’”

清• 金鳌《海宁县志》记有:“又于湖边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余,刻上作‘皇帝’字,于是改元大赦。”


借临平湖“水赤”的自然现象借题发挥言事。

唐·房玄龄《晋书》: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十月,钱唐临平湖水赤,桓玄讽吴郡使言:‘开除以为已瑞,俄而桓玄败?’”清• 金鳌《海宁县志》也有摘录。

宋·施谔《淳佑临安志》:“晋安帝元兴二年,临平湖水赤。或以为祥瑞。”

明·解缙《永乐大典残卷》:“《咸淳临安志》:......临平湖水赤:晋安帝元兴二年十月,钱塘临平湖水赤,桓玄讽吴郡使,言开陈以为己瑞,俄而玄败......”


《临平湖探古》


那时的临平湖很大,又受科学知识所限,有些自然现象一时难以解释,且汛期时而还会湖溢祸民,必然让人心生敬畏和震撼。

这正好被各代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借此以所谓的“祥瑞之兆”合帝王之心于天意天命,从而使得统治阶级名正言顺地实施“愚民”之策。而下层阶级溜须拍马之徒,为迎合“上意”,暗中配合或撮合刻意而为,更使得这一切更天衣无缝、顺理成章,符合天道礼法之制也自在清理之中了。

当然,对“祥瑞”的敬畏和崇拜,也表达了古代人们对平安、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祝福。


《临平湖探古》


(三)临平湖的名人传说


临平湖还有不少关于名人的传说故事。

其中有关于临平湖边褚无量励志读书的传说为历代所称道。

五代十国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二:“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也。幼孤贫,励志好学。家近临平湖,时湖中有龙斗,倾里闬( hàn )就观之,无量时年十二,读书晏然不动。”宋·李昉《太平御览》、宋•王钦若《册府元龟》、清•林之望《养蒙金鉴》均有引之。

北宋《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五:“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家滨临平湖,有龙出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东汉郑玄注:‘格’,来),人皆走观,无量尚幼,读书若不闻,众异之。”

清•许三礼修《海宁县志》卷十二:“褚无量故居,在临平湖之隩。褚公尝读书中沚,至今称‘褚公读书堆’。《唐书》载:湖中龙斗,倾里就观。无量时年十三,读书宴然不动。宋•吴淑《龙赋》云:‘见临平而无量霏观,正用其事’”【注:“隩”,拼音ào,古同“墺”,可定居的地方;拼音 yù,河岸弯曲处。“沚”,拼音zhǐ,小渚曰沚。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

清• 战鲁村修《海宁州志》卷六:“褚无量宅:(太平寰宇记)临平湖,(许志)一名鼎湖,在盐官县西,褚无量家近湖边。时年十二,湖中有龙斗,倾里观之,无量独读书不辍。(许志)褚公尝读书中沚,至今称‘褚公读书堆’。宋•吴淑《龙赋》云:‘见临平而无量霏观,正用其事’。《鼎湖夜月》为‘海昌八景’之一”。


《临平湖探古》


清时还从临平湖里打捞起到了文天祥绿端蝉腹砚。

清·梁绍王《两般秋雨庵随笔》叙述了这样一段轶事: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杭州一渔公在临平湖打鱼,网得此砚,名士王仲翟以“番钱(西方银币)二十元得之”,转赠袁枚。得砚后,袁枚爱不释手,特制紫檀木砚匣,并召集诗友,“各赋一章”,袁枚本人也撰写小记,刻于匣盖。梁绍王称之为“文信国绿端蝉腹砚”(文天祥之遗物)。【注:袁枚(1716-1798),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陈棠、姚景瀛《临平记再续》之金友白《文丞相蝉腹砚歌并序》:“乾隆初,临平渔者网得文信国绿端蝉腹砚于鼎湖,铭曰:‘洮河石,碧如血,千年不死苌弘骨。’款识‘皋羽’二字,其文云:‘文山鮝攀髯之明年,叠山流寓临安,得此遗砚焉。’洮河石,苔不蚀,苌弘骨,玉犹立,文山之遗叠山得。......”【注:皋羽:谢翱(1249-1295),字皋羽,号晞发子,原籍长溪,徙建宁府浦城县(今属南平市浦城县),南宋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叠山:谢枋(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爱国诗人。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 )人,南宋末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四)临平湖与藕花洲


临平湖在唐宋时以莲藕盛名。

临平曾设有“荷花司”,而后又建过“荷花院”,今临平镇“藕花洲大街”、“莲花埔”之名也都是当时历史的遗存与见证。


《临平湖》

唐·顾况

采藕平湖上,藕泥封藕节。

船影入荷香,莫冲莲柄折


《芙蓉榭》

唐·顾况

风摆莲衣干,叶背鸟巢寒。

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顾况是写临平咏荷诗最早最多的一位,不下20首。【注: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晚年自号悲翁,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至德年进士,曾官著作郎,隐居茅山。】


《临平道中》/《过临平》

北宋·道潜

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此为临平咏荷中最出名,“藕花洲” 即由此出,后也成为“临平”雅称。

清·俞曲园《临平志补遗》中说,“临平人所艳称者,唯宋僧道潜‘藕花无数满汀洲’一句,至今以为美谈。”【注:道潜(1043-1106),诗僧。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於潜浮村人(今杭州市临安境内)。出家智果寺。】

苏轼阅读此诗后,赞赏不已,挥毫书录,寺僧勒立石碑。

从此“藕花洲”声名鹊起。


《过临平莲荡四首》

南宋·杨万里

莲荡层层镜样方,春来嫩玉斩新光。

角头一一张芦箔,不遣鱼虾过别塘。


莲荡中央劣露沙,上头便著野人家。

篱边随处插垂柳,檐下小船萦钓车。


朝来采藕夕来渔,水种菱荷岸种芦。

寒浪落时分作荡,新流涨后合成湖。


人家星散水中央,十里芹羹菰饭香。

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


《过临平》

元•萨都剌

昔人五月临平路,汀洲藕花满无数。

此来三月过临平,雪白杨花卷波去。

杨花卷尽藕花开,今人古人俱到来。

欲向山阴寻贺老,酒船到处且徘徊。


正如今人王庆《越风吴韵藕花洲》文中所描绘的:“遥想当年,千顷湖水万亩荷,藕香溢出红白间。渔艇争先,扁舟戏浪,花随客棹,凫鸥追风;水葓花傍,客醉花丛中,欹枕听吴歌。此景此情,怎不叫人羡煞。当时有位宗室曹夫人,擅长丹青,作‘临平藕花图’ ,于是道潜《观宗室曹夫人画》排列如下落盘珍珠:‘临平山下藕花洲,旁引官河一带流。雨棹风帆有无处,笔端须与细冥搜。’好画好诗,一时烩炙人口。......如此美景凝聚于‘藕花洲’三个方块字中,实感古人聪慧。惜明初湖水已离山五里,且多塞为田亩,佃为鱼池。但‘藕花洲’毕竟成了临平的代词,经久未变。”


(五)临平湖之盛景与胜景


临平湖,夹着“祥瑞”和“帝王”之气,西北枕着临平山,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又有依山傍水的“藕花洲”点缀,自然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纷沓而至为其为其浓墨重彩描绘歌咏一番,滋养又渗透着浓重的文化气息。可谓风景怡人、灵气醉人。

自唐以来诸如顾况、韦应物、皎然、张祜、吴筠、秦观、苏轼、道潜、杨万里、范成大、张昱、黄庚、吴景奎、萨都剌、丁养浩、沈谦等众多的“文化名人”皆有赋诗咏歌,留下了数以百计的以临平湖山、莲荷为题材的诗词书画。

今人王庆《越风吴韵藕花洲》文中“临平山

《临平湖探古》

湖光水色,浸润着越风吴韵的文采墨香,精诚所毓,灵秀所钟,引来无数名人高士竞折腰”之句,用于描述当时临平湖的盛景,则再为恰当和确切不过了。


《夜汎临平湖有寄》/《临平湖夜泛》

唐·权德舆

素彩皓通津,孤舟入清旷。

已爱隔帘看,还宜卷帘望。

隔帘卷帘当此,惆怅思君君不知。

明《嘉靖仁和县志》、清• 战鲁村《海宁州志》、清•翟均廉《海塘录》均有收录此诗。【注:权德舆(759-818),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


《寓居临平山下》

三首

唐·张祐

《过临平》/《过临平湖》

三月平湖浪欲齐,绿杨分映入长堤。

田家起处乌龙静,酒客醒时谢豹啼。

溪槛正当莲叶渚,水泾新麦稻苗畦。

人间谩说多歧路,咫尺神仙洞却迷。

明《永乐大典》、清•沈谦《临平记》均有收录,清•翟均廉《海塘录》均有收录,但其中数个字有异。


一角横查碍小滩,渔舟稍稍避回湍。

鹿蹄踏叶暮山响,龟壳曝沙春水寒。

诗句近吟知律变,《易》书穷讨觉才难。

风光好处自携酌,归去醉扶花药栏。


散发垂肩久不簪,竹床推枕就藤阴。

涧傍春渡水流急,山半夜归云色深。

拂槛数竿为去处,随波一叶是浮沉。

世间年少正行乐,应笑老人无事心。

明《嘉靖仁和县志》、清• 战鲁村《海宁州志》均有收录此诗。


《自义亭驿送李长史纵,夜泊临平东湖》

唐·皎然

长亭宾驭散,岐路起悲风。

千里勤王事,驱车明月中。

寒生洞庭水,夜度塞门鸿。

处处堪伤别,归来山又空。

【注:①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诗僧、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 ②“义亭驿”:今海宁市长安镇。《长安镇志》有记载曰:“唐贞观五年(631)设置驿站,称‘桑亭驿’,后又改称‘义亭驿’。开元十一年(723)设长安市。北宋时改市为镇,称长安镇,沿用至今,镇名未变。 ③“李长史”:李洪(1129-?),字可大,江苏人,南宋中书舍人李正民之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今海宁)、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官监盐官县税。因曾任湖州刺史(也称“湖州长史”),古称。】


《临平道中赠同舟人》

唐·皇甫冉

远山谁辨江南北,长路空随树浅深。

流荡飘摇此何极,惟应行客知我心。


《次韵杭人裴惟甫诗》/《舟过临平次韵》

北宋•苏轼

余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

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

凄凉楚些缘吾发,邂逅秦淮为子留。

寄谢西湖旧风月,故应时许梦中游。

清•翟均廉《海塘录》有收录此诗。


《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列》

北宋•苏轼

落帆古戍下,积雪高如丘。

强邀诗老出,疏髯散飕飗。

僧房有宿火,手足渐和柔。

静士素寡言,相对自忘忧。

铜炉擢烟穗,石鼎浮霜沤。

征夫念前路,急鼓催行舟。

我行虽有程,坐稳且复留。

大哉天地间,此生得浮游。


《泊舟临平》

二首

南宋•杨万里


拂溪十点五点雨,縠纹织出团花缕。

花头细大虽不勺,一花销时一花吐。

北风卷云如卷帘,忽然收尽玉廉织。

天光却在水光下,天水熔作镜一奁。

好山隔市望不见,秪有清溪照人面。


前窗向市下却帘,後窗临水开却门。

岸头杨柳报春动,溪底云天随浪翻。

隔溪数间黄草屋,绕屋千竿翠琼竹。

三老鸣钲檥柂楼,今宵又向临平宿。


《临平道中》

南宋·范成大

烟雨桃花夹岸栽,低低浑欲傍船来。

石湖有此红千叶,前日春寒总未开。


《过临平》

南宋·高翥

征帆一似白鸥轻,起揭船篷看晓晴。

梅子着花霜奈岸,自披风帽过临平

清•翟均廉《海塘录》也收录此诗。


《段应奉湖山旧隠》

元•吴当

临平湖邉秋阁小,古木幽篁通窅窕;

云间返照落渔帆,江上余霞送飞鸟。

蒹葭苍苍月满矶,何日西风一棹归;

诗成沽酒切鲈脍,坐见山水涵清辉。

(《学言诗稿》)


《西村集》•《淩天羽要游临平湖之读书堆呈在席诸君子》

明•史鉴

无量声光已陆沉,书堆犹得住湖心。

山衔落日天将暝,人鉴寒潭水尚深。

开塞旧闻闗治乱,覊游今幸与登临。

明年拟趂桃花入,只恐仙源未易寻。


旧有“东湖十景”:萧桥望月、苏村桃李、断山残雪、宝幢叠华、安平晚钟、白洋渔唱、段浜观梅、许庄红叶、枫林夕照、鼎湖玩月。(《皋亭志稿》)

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秋九月,“海宁三苏”苏平、苏正、苏直应隐居临平湖南岸的凌孟通之约游湖。

临平湖浮影残妆,临水斜阳,一份“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清冷之中也平添一份“花开花落两由之”的坦然。苏平即兴作《鼎湖赋》。


清• 金鳌《海宁县志》卷三收录有苏平的组诗《海昌八景》:《沧海寒潮》、《鼎湖夜月》、《郭溪春水》、《长安晓钟》、《双庙夕阳》、《两峰秋色》、《无垢书屋》、《仙人石井》。


《鼎湖夜月》

明•苏平

湖上娟娟月色浮,无穷清景满沧洲。

光摇波浪孤轮夜,影落山河一镜秋。

寄迹书堆人已去,放歌赤壁客同游。

姮娥自是多情物,时遣余晖照彩舟。

【注:苏平,字秉衡,号雪溪,又号雪溪布衣,海宁郭店人,与其弟苏正并居“景泰十才子”之列。】

明末清初沈谦撰《临平记》收录:

《临平湖》

唐宏基

浦阔奋飞龙,潭深治忽通。

僧扉连荇绿,堤鹭逐霞红。


沈谦曾以包括临平湖在内的临平人文景观“三十胜景”征集“临平三十咏”,有“游临平湖,莫美于夜泛,月光灵爽,水影沦涟,置身其间,真有镜中天上之叹。”之赞。


《临平竹枝词》

清• 俞作梅

鼎湖秋月明如镜,芦荻萧萧两岸村。

月合惜侬侬惜月,夜深空照读书墩。


另有唐代的邱丹《奉酬韦使君送归临平居作》、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顾况《访邱员外丹》......

宋代的蔡襄《临平华严寺西轩见芍药有感》、陆游《追凉至安隐寺前》、吴文英《声声慢·赠藕花洲》......

元代黄庚《临平泊舟》、吴景奎《过临平》......

明代的丁养浩《景星观》、沈谦《石鼓晚步》......

清代的孙士毅《藕花洲》、阮元《半山桃花》......

近代的姚虞琴《临平安隐寺观唐梅》......

数不胜数,就不一一列举收录了。


《临平湖探古》


三、“临平湖”之地


吴越筑捍海石塘,临平湖始与江海隔离,成为一个澙湖。【注:“澙”,读音为xì, 古同“潟”,盐碱地】

据今人根据史料考证:汉晋时,临平湖、槎渎、诏息湖、泛洋湖、西湖等湖泊已然形成,它们之间相距都不是很远,大致都在十里范围之内。

清·厉鹗《艮山杂志》载有:“自赭山约十余里,为临平湖,又十余里为槎渎,又十余里为诏息湖,又十余里为泛洋湖,又十余里为缆船石,以上五处,在今犹为大泽,在古则联贯成一”。


(一)临平湖的地属


临平湖位于钱塘江北岸,属于民间所说的“下三府”。

所谓的“下三府”,就是指古之杭州府、湖州府、嘉兴府。不知道的常会听成“下山虎”,其实就是泛指杭嘉湖平原一带。

千百年来,临平湖所在之地基本固定在今之杭州余杭区的临平与嘉兴海宁市的许村交界之处。

而这两地的疆界自古至今相接又相错,隶属也时有轮换交替。许村与临平时而一起属钱江县(后称仁和县),时而又一起属盐官县,时而又分属仁和县、盐官县。

虽然临平和临平湖在隋唐时有那么一小段时期隶属盐官县,但在历史长河中,人们终究还是认为临平湖是临平的。


吴黄武元年(222),孙权割据江东建吴国,后置盐官县。

那时,今之余杭临平为钱唐县,属吴郡,隶扬州。而今之海宁则为盐官县,也属吴郡,隶扬州。只是那时的盐官县与现在的海宁市,在地域范围上有一定的偏差。

2008年腾讯网的《浙江良渚古城被指非良渚文化遗存》:“南北朝(420-589)……当时的临平湖极大,范围可从今西溪、古荡直至临平,浩瀚如海。”

笔者觉得此言夸大,当时应该是临平湖与西湖、西溪等以支流相通相连。而且那时因受海潮侵蚀,湖围不定,尤其是近江海之处。


《临平湖探古》


清•许三礼《海宁县志》卷一:“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盐官县属杭州郡,冬十一月临平湖属。”

清•翟均廉《海塘录》:“隋书地理志:余杭郡钱唐县有临平湖。”

唐•魏徵主编的《隋书》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大业三年(607)置余杭郡。有粟山、石甑山、临平湖。”

《资治通鉴 四库》:“临平湖在余杭郡钱塘县。”

唐·长孙无忌《隋志》:“钱唐有临平湖。”

唐·徐坚《初学记》:“吴郡有临平湖、女坟湖。”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十八:“盐官(唐县,有临平湖)”

唐武德七年(624)盐官省入钱塘县,贞观四年(630)复置盐官县。这段时期内,临平和临平湖属钱塘/盐官县无疑。

五代吴越建都杭州,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析钱塘、盐官二县各半,置钱江县,于是许村西片一带和临平相拥而属钱江县。那时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而治。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钱江县改称仁和县,与钱塘县同为杭州首县。

端拱元年(988),临平建制镇时,临平湖与临平一样,都属仁和县。

北宋《舆地广记》:“临平湖在仁和县”。


宋·施谔《淳佑临安志》、南宋·潛说友《咸淳临安志》都有记载:“临平湖 《舆地广记》云:在仁和县。祥符《志》云:在县东长乐乡,周回十里,湖中有白龙潭。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县东长乐乡,曰‘临平湖’”

《明史》志第二十:“仁和倚。东北有皋亭山,有临平山,下有临平湖,后塞。”


清《 海宁县志》十三卷 (金鳌等纂修)乾隆三十年

首卷附图


清• 金鳌《海宁县志》在收录关于临平湖诗文时有“按吴越析置钱江之后,临平不属海宁,故宋以下诗文俱不载”之语,但其卷十二有“按:钱塘盐官已析县,湖或两属或割隶,皆不可考。旧志删‘钱塘’字,不如存真以见迹”之语。

民国《海宁州志稿》卷二“(吴志)孙皓天宝元年,吴郡言临平湖开通,临平旧在宁境,则属吴郡无疑也”。


尽管钱江县至仁和县之后,史书对临平湖之地的隶属关系没有详实的明确考证,

但关于北宋之后临平湖的隶属问题,都是更倾向于属临平的。

一则,临平湖远离当时的盐官县城,而对临平而言,却近在咫尺。海宁地方志在北宋之后很少涉及临平湖。也可以这么说,北宋之后的盐官县已默认了临平湖属临平。

二则,余杭、临平地方志中频繁出现临平湖,毕竟临平“家门口”的临平湖与临平实在是“水乳交融”、“休戚与共”了。北宋之后的历朝历代也都习惯了以“临平湖”称之,约定俗成,理所当然把临平湖归为临平了。

三则,北宋之后对临平湖的治理都是由余杭临平来完成的,海宁许村这边对当时临平湖的治理目前还是缺乏有力的史料来佐证,有待进一步发掘。

四则,自古海宁和余杭修志考古者也一般都形成共识,达成了默契:唐时的临平湖属盐官,宋及宋后则属仁和。


《临平湖探古》


(二)临平湖的湖址和湖围


关于临平湖历代来的湖址和湖围大小,有很多史料可考: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盐官县......海水,在县南七里。临平湖,在县西五十五里。溉田三百余顷。”、“临平湖在盐官县西五十五里。今仁和县东北五十四里有临平山,湖在山东南五里”。

不过这里笔者有个疑问:《元和郡县图志》是由唐代李吉甫(758-814)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撰写的,可见《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最迟应该是在公元814年前完成此书的。

仁和县是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才由钱江县改名而来,与《元和郡县图志》成书最少相差了165年。若一百多年后取的新地名“仁和县”出现在了一百多年前编写的《元和郡县图志》里,难道是“穿越”了?或是《元和郡县图志》在成书过程中,有个后人不断补充和渐进完善直至完成的过程;或是后人翻抄翻印时加注进去了。


北宋·陈抟《祥符图经》:“周十里,吴志赤乌十二年宝鼎现,因呼为‘鼎湖’”

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引《吴地记》:“在临平山南。”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临平湖“今在仁和县界,去城东北四十八里。”

南宋《淳祐临安志》卷十:“《祥符经》云:在 (仁和) 县东长乐乡,周回十里。湖中有白龙潭。”

明《嘉靖仁和县志》卷二:”临平山,去县治东北五十四里,山巅高,周十八里,上有龙洞及天井,天旱未曽涸,祈雨辄应。下有东岳景星三观,又下有临平湖,即名古之鼎湖。”、“临平湖在县东北五十四里长乐乡,周围十里。湖中有白龙潭。”、“白龙潭在临平镇东湖,旧有龙王庙。”、卷六:“又如上塘之鼎湖,挟白龙潭之险。”

明•李賢《明一统志》:“临平湖:在府城东北六十里。”

明·吴之鲸《武林梵刹志》:“广严寺在临平镇西,前挹鼎湖,后踞邱山,水木清茂,烟云晻霭,杂与氓廛、贾区相接,而喧嚣不闻”。【注:华严院建于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宋改称广严寺,为临平最早的御建寺院。】


《临平湖探古》

清《 海宁县志》十三卷 (金鳌等纂修)乾隆三十年 首卷附图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临平湖在府东北,临平山东南五里。吴赤乌二年,获宝鼎于此,因名鼎湖。周回十里,汉末湖已壅塞。晋咸宁二年复开,孙皓以为己瑞,既而吴灭。晋元兴二年,湖水赤,桓玄以为己瑞,俄而玄败。陈桢明初,湖又开,陈主叔宝大恶之,明年陈亦灭。盖此湖常蓁塞,故老相传,湖开则天下平也。唐宋时,湖水皆直至山下。南宋为运道所经。中有白龙潭,风波最险。绍定中,筑塘以捍之,曰永和。自是患渐息,今上塘河所经也。”、“在盐官县西五十五里,溉田三百余顷。”

清•许三礼《海宁县志》卷二:“临平湖,一名鼎湖,在县西五十里,去临平镇西南八里......(唐赋)在临平湖,则开通雍塞以题祥。得石湖边以圣瑞,是其事也!东西八里一百步,南北九里二百步......”

淸乾隆《杭州府志》:“湖在山东南五里,唐宋时,湖水皆直至山下,南宋为运道所经”。

清• 金鳌《海宁县志》:“临平湖,(许志)一名鼎湖,在县西五十里,去临平镇西南八里。”、“褚无量读书处”。


近现代已考证临平湖湖址基本确定在当时盐官县的时和乡(今许村许巷一带)和仁和县的临平、长乐乡交界之处。


关于临平湖现在的湖址,我们现在可以参照一下今海宁市许村镇花园村境内荐福寺来加以更明确的定位。

民国《海宁州志稿》卷七:“荐福寺在县西四(咸淳志作三)十六里”。以实际位置来看,咸淳志所记位置显然有误。

《海宁建筑志》:“南朝齐永明二年(484)建荐福寺。在县西四十六里,为萧齐竞陵王子良别馆,地名‘安义里’,今许巷花园村。”

荐福寺千百年来未曾移址,南宋时在盐官县时和乡范围内。这个位置是比较准确,也很重要,可以作为海宁西部探古的参照物来定位。

结合上述“在盐官县西五十五里”、“在县西五十里”及““荐福寺在县西四十六里”可见,临平湖在荐福寺西不过四至九里而已,相当于现在不过2-4公里路程。


《临平湖探古》


这里关于“里”插说一下:古代与现代度量不一样。

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

《临平湖探古》

清光绪年间再次制定度量衡,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180丈为一里,一尺相当于现代的0.32米,一里就等于576米。

1929年开始才使用现在一里等于500米的度量制。


综上所述,临平湖的湖址大致范围可以作以下推定:

1.唐宋时坐落于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镇的临平山东南2公里处(按西北方向湖岸距离计),西岸属今余杭区临平镇,东岸在今海宁许村境内。大部分湖址应该仍然在今海宁市许村镇前进村、胜利村、景树村(含郭湾)一带。

2.宋时盐官县时和乡(今海宁市许村镇许巷)与仁和县长乐乡(今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交界处;

3.明清时海宁姚家埭村(今海宁市许村镇许巷胜利村)与杭县破箬帽、界牌头两村交界处(今余杭区南苑街道东湖村)之间。


临平湖的湖岸湖围经测算,唐时东西约3.5公里、南北约4.2公里。

而西湖现在的湖岸周长是15公里,其理论直径约4.78公里左右,说明唐时的临平湖面积大致是西湖三分之二。

《临平湖探古》


《临平湖探古》


(三)临平湖的淤塞


临平湖地处钱塘江北岸,自其形成之后的千百年以来,因受潮汛冲击和泥沙堆积等因素影响,时而壅塞,又数度遭受海侵,临平湖的湖岸状态并不稳定。

《临平湖探古》

但隋唐之后,临平湖总体趋势是逐渐淤塞缩小的。

按志所记估算,宋时临平湖的湖周约4公里多点,其理论直径约1.3公里左右,比唐时小了很多。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时临平湖也比现在许村的龙渡湖要大得多,其面积估计至少有六、七个龙渡湖那么大。


明清时,临平湖的淤塞已经很严重了。

明成化《杭州府志》:“旧称湖大三千余亩,今久塞,人家多佃为桑田鱼池。”

明《嘉靖仁和县志》:“今湖多淤塞,为田亩鱼池。”

明•高宇泰《雪交亭正气录》卷五:“......临平湖塞大人开,贯索星辉元老色;重新楹桷问曾孙,稼穑圭田视仁粟......”

明末清初沈谦《临平湖考》:“元末多塞为田亩,佃为鱼池。迨夫弘治间(1470―1505),日益淤塞。镇南一望沙土接天,湖水与山相去五里。”、“洲中只见风檣出没而无莲花矣。”

清• 战鲁村《海宁州志》卷二、民国《海宁州志稿》卷二均记有:“(府志)(疏浚临平湖以资灌溉议)临平湖与官河相接,水势平衍,非若西湖之可决而浚,蓄水则濒湖,灌溉赖以不乏,其为仁和海宁利要,亦不让西湖也。今既广为桑田鱼荡,存者数百亩,亦葑茭杂生其间,而议浚无人。崇祯十七年(1644),大旱,湖涸,海宁徐伯徵议开浚而难于贮泥。里人沈谨劝其用东坡浚西湖法,取土筑堤,渐次兴复四闸及东江桥故道,斯为盛举。会世乱,未克施工。”【注:徐伯徵,明浙江海宁人(今海宁市许村镇人),字孺台。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扬州知府。有《留都武学志》。东江桥,今海宁市许村镇景树村,至今尚有“东江桥”地名,不过因土语同音也有讹传为“东港桥”的。】


明末清初谈迁慕名寻访临平湖之时,临平湖已淤塞成一块小湿地了,湖中只零散的一些野荷。

谈迁哀国家之危亡,触景生情,便有了“十里湖心依旧在,野莲无主向谁红” 之叹,又有了“蜻蜓不管兴和废,犹掠残春觅怨红” 之悲。【注:谈迁(1594-1658 ),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海宁西南)人。明诸生。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

清康熙《仁和县志》卷之三:“临平湖在县东北五十四里长乐乡,一名鼎湖……湖有四闸,周十余里……今久塞,人家多占为桑田鱼池。(白龙)潭不通湖,无复风涛之险,而湖也不通运河矣”。

清朝至民国初年,临平湖只留下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池塘,周边乡村也多是塘漾棋布、河港交错。

笔者记得三十多年前,自许村许巷至临平,在今许村镇景树东港桥附近及与临平交界一带,就有好多个大小不一的池塘,小的也有数亩。

这应就是临平湖淤塞之后所形成的一片“田亩鱼荡”。

而今之景树村“东港桥”、“景树湾”、“郭家湾”、“桃树湾”、“白龙潭”、“姚家荡”、“顾家浜”等处也应多与临平湖相关。


《临平湖探古》

今之临平湖虽已难觅其踪影了。但在临平湖原址之上,海宁与余杭共同开发,正在合力打造一座的“临杭新区”。

淤塞百年之久的临平湖,经过近代填荡造田之后成了一片沃土,如今又量身打造、综合开发成了一片“热土”。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番脱胎换骨之后,面目全新。

一座古湖的湮灭,换来的是一座新城的诞生和崛起。


《临平湖探古》


(四)附:沈谦《临平湖考》


临平湖在仁和县东北五十四里,去临平镇东南五里。以古有“湖开天下平,湖塞天下乱”之谶故名。

《临平湖探古》

其名石函湖者,则因《吴郡志》称孙皓时湖边尝得石印也。郦注又云,湖合渐江,通浦阳。元人褧伯宣及明田汝成、郭绍孔辈皆疑之。

然自钱氏筑塘之后,江潮改徙,舄卤沮洳,半成平陆,水道益不可考。

周十里中,有白龙潭龙王庙,乃宋处女产龙于此,故祀之。

及唐舒国公褚无量读书堆诸迹,而志称褚公故宅,亦在其旁,今不知所在。有四闸,古以为瀦蓄灌田之用,唐剌史白居易尝议决西湖不足,更决以添注云:汉以前无考,三国属吴孙权。

赤乌十二年,宝鼎见。天玺元年,一夕开除,吴人以为瑞,谓天下当太平,青盖入洛之祥也。皓问都尉陈训,对曰:“臣止能望气,不能达湖之通塞。”退而告其友,曰:“青盖入洛者,衔璧之事也。”已而果验。是年又于湖边得一石函,中有小石甲,刻其上作“皇帝”字,吴人以献,故改元天玺。孙盛以为元皇中兴之符,征五湖之石瑞。而晋以兴,晋属钱唐。

元兴二年,湖水赤。时桓元将受禅,因讽吴郡使言开除以为已瑞,使百僚集贺,乃矫诏答之。俄而元败,陴后主至德二年仲冬朔夜,临平镇俱沉为湖,方九里许。郡以事闻,后主怪之,欲以民力实之。

御史胡敏奏称陵谷变迁,乃气运不常也。世道失修,或致亏损,宜建梵刹,募选国中妇女,度为尼,镇厌之。后主可其奏,遂命召选得二百八十九人,钦度为尼,仍命冬官。建寺于镇之西南,名曰明因。克日用成。至祯明元年十一月,湖复开,陈主乃自卖于佛寺为奴,以厌之,而陈卒亡。

唐时湖属盐官,有龙斗,倾里往观。无量时年十三,读书宴然不动,人咸异之。旧传堆上有读书台,今废。

五代梁龙德二年,钱氏析钱唐、盐官,置钱江县,湖又为钱江地。至宋太平兴国三年,钱俶纳土。四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湖始属仁和。

宣和中,湖水大溢,建庵名妙华,以镇之。后高宗以迎太后驾幸其地,陞为龙兴寺。

绍定三年,筑永和塘,以捍湖之冲决。许应和为记,称永和隄阻鼎湖、白龙潭之险,卯风湍流,夤夕鼓荡,一有线漏,则膏腴数百顷,瞬刻就没。是时防隘甚密。

《临平湖探古》

万历三十七年,司道檄县清理,而湖水亦得稍复其旧。

谦按湖之开塞,系关治乱,岂止州邑之形胜?且淤塞既久,则暴注必溢,而旱熯莫濡,此疏濬之举,所宜亟行者也。但四旁俱属民产,难于贮泥,今取以筑隄,自西达东,约八百余丈,即隄成而湖浚矣。

昔苏轼取西湖葑草筑为长隄,而湖亦开朗,诚为两便,至今利之。西湖、东湖可二视哉。兹因扬州太守誉星、西陵别驾袭祥二徐公倡为义举,将乘旱涸濬筑湖隄,渐次修复,西闸由东江桥故道,达于运河,亮非一人一日之力,所得而办,盖有望于同里之高明者甚切也。

谦乃喜而为临平湖考,以从臾其成,并史志诗文有关于星湖者,俱附录于左。大昌曰:《志》称是年湖涸,二徐议开浚,沈谦劝其用东坡浚西湖法,会世乱不克施功。文集此《考》,殆即上徐公之书也。

其末云:“并史志诗文有关于湖者,俱附录。”

盖自是而《临平记》之作,已有成竹矣。虽功未克施,而其论洵为卓见也。


《临平湖探古》


四、临平湖与西湖、钱塘江


据说远古时的临平湖跟西湖一样,都是钱塘江入海口的泥沙堆积而成。西湖与临平湖的形成,都与钱塘江是密不可分的。


《临平湖探古》


苏轼称杭州“本江海故地”。

而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也考证:杭州西湖的形成可追溯到四千年前。那时西湖水域连接南面钱塘江向东延伸至杭州湾入海口,形同一个伸入内陆的浅海湾。经历代不断冲积淤结和疏浚建设,最终成为半封闭之浅水湖泊。

《临平湖探古》


《辞海》中“杭州西湖”:“西湖在汉代以前是一个海湾,由于潮汐泥沙淤积,形成了杭州平陆和潟湖。隋唐之际,湖水淡化,湖泊固定下来。因湖三面环武林山,曾称武林水。钱塘县治从灵隐山移至东面平陆后,湖处县境内,故名钱塘湖;因湖在城西,又称西湖。唐代同时并用这两个名称。北宋中期,西湖之名逐渐取代了钱塘湖。唐朝时期西湖已闻名全国。五代时期的吴越国和南宋王朝先后建都杭州(南宋时称临安),西湖面貌的改变尤为迅速。元朝初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赞誉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从此西湖驰名世界。”

章鸿钊《杭州西湖成因一解》:“记载之有西湖,虽若始于汉,然其时必随潮出没,潮上而湖没,潮下而湖见,殆犹在若无若有之间。”


西湖如此,同样位于钱塘江浅海湾北岸的临平湖,自然也应是如此吧。

晋时的临平湖很大,与杭州西湖同为海迹湖。临平湖的湖岸北至临平山、西至星桥的桐扣山。

北宋《太平寰宇记》:“西湖与临平湖,并谓之‘钱唐湖’。临平称钱唐湖者,本《晋书·陈训传》,旧本合为一流,以注之江者也。”清·倪璠《神州古史考》也有此说。

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东南皆大江,西为西湖,北临平湖,地险且壮,实为一都会,其兆先见于东都为山之时。”

明·田汝成《西湖浏览志余》:“杭城之水皆东北向,而输委于临平,盖地势使然也,水口浩散,得皋亭山为之遮拦,故气脉不解。皋亭山去府治可二十里,又东北为临平山,其下为临平湖。”

清• 金鳌《海宁县志》卷一:“......自钱塘之盐官界,应溉夹河官田,须放西湖水入河,从河入田。西湖水不足,则决临平湖添注官河......(白居易西湖石函记)”、“临平湖与官河相接,水势平衍,非若西湖之水可决而浚。深蓄水则濒湖,灌溉赖以不乏,其为仁和海宁利要,亦不让西湖也。”

按这些说法,古时的临平湖与西湖是相通的。


《临平湖探古》
《临平湖探古》


《临平湖探古》


南北朝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河流水道有1252条,其中与临平湖相关的记载有以下几条:

卷二十九《沔水》引阚骃《十三州志》曰:“浙江自临平湖,南通浦阳江,又于余暨东,合浦阳江。”【注:浙江,今钱塘江】

卷四十《渐江水、斤江水》:“浙江又东合临平湖。”

《渐江水、斤江水》引刘道真《钱唐记》:临平湖“上通浦阳江,下注浙江,名日东江,行旅所从以出浙江也。”【注:刘道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又作刘真道,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任钱唐县县令。】

按照《水经注》所说:“浙江合临平湖经槎渎以入于海,槎渎与临平湖相连,久之江涨遂成平陆。旧称湖大三千余亩。”槎渎,隔上塘河与星桥桐扣相望,稍南即乔司和睦联桥。

《杭州市志》:“《西湖游览志》总叙 田汝成:......所谓合临平湖,经槎渎,以入于海者,理或有之......”

不过临平湖“通浦阳江”的说法,近现代都有不少已提出质疑。

但临平湖与钱塘江相通相连的历史渊源是不容置疑的。清·阮元《浙江图考》甚至认为临平湖就是古浙江的一段。


即便是临平湖淤塞成内湖之后,也有河道与钱塘江相通。

南宋时,临平湖为“运道所经”,稍北便自然是与上塘河相通,然后向东过许村,在长安坝往东南,至盐官方向入海。

《临平湖探古》

清•翟均廉《海塘录》:“龙溪:在桥司东,土备塘北,俗名‘天开河’,即古临平湖也。”这天开河就是直通钱塘江海门的。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嘉兴府海宁县:赭山港等“五港皆分运塘河之支水,南抵海塘岸”,后堙废。

清•许三礼《海宁县志》、民国《海宁州志稿》均有记载:“.....赭山港,在县西四十五里,以上五港皆上塘运河之支派,南抵运塘岸”【注:五港:天门港、褚家坝港、马牧港、浑水港、赭山港】

古时临平湖正南方的钱塘江正好是赭山,而即便是临平湖消失殆尽的今天,现在的赭山港还是贯通余杭临平和海宁许村胜利村的。

《临平湖探古》


《临平湖探古》


隋唐时,杭州湾湾口拓宽,钱塘江入海口进潮量加大,海流在曹娥江口受阻折北向钱塘江北岸。

余杭和海宁沿海一带,受海潮冲击增强,海岸坍塌较为厉害。

而离钱塘江不过数公里的临平湖自然也影响很大。

唐开元元年(713),海宁重筑捍海塘(又称“海晏塘”、“太平塘”、“障海塘”),长一百二十四里。其后历代皆有修筑,南宋时犹有部分遗存。今故址已无可确指。

但当时的海塘俗称“土塘”或“草塘”,并不牢固,经常还是被海潮所毁。

北宋《新唐书》等载“大历八年(773)秋七月,大风,潮溢,漂溺无算”;“中和三年(883)秋七月,浙江水溢”;“乾宁二年(895)秋七月,浙江海溢,坏民居”;“光化三年(900)九月,浙江溢,坏民居甚众”......

吴越天宝三年(910),钱镠在奏章《筑塘疏》中说:“民为社稷之本,土为百物所生,圣人云:‘有土斯有财’,此塘之不可不筑二也。”

于是钱塘江江岸用“竹笼石塘”结构的“石囤木桩法”筑捍海石塘,史称“钱氏捍海石塘”。

【注:钱镠(852-932),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吴越国创始者,谥武肃王。后梁开平元年(907)封吴越王。】

“钱氏捍海石塘”比以前海塘的防御能力大有提高,对临平湖的湖岸稳定也有一定作用。

但最终还是“鱼鳞石塘”的筑建,才真正使得这附近一带的陆地稳定下来。

直到近代围海造地、填湖造田,才使得临平、许村这一带告别了盐业、渔业。而临平湖也慢慢走向了消亡。


《临平湖探古》


(三)临平湖的海侵湖溢灾害


以前钱塘江北岸坍塘很严重,海溢海患时有发生。

千百年来,钱塘江北岸人民的生活史,就是一部受海潮侵害的苦难史,更是一部与海潮争地的抗争史。

而临平湖的南岸与钱塘江北岸很近,时常会受钱塘江海潮侵袭或恶劣气候影响而发生湖溢涝灾,导致周边大批良田受淹,大量民众受灾。

临平建镇之后的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为了保护临平镇居民不受临平湖湖溢灾害,筑建了白龙潭堤。

宋宣和七年(1125),临平湖再次发生严重湖溢。人们把消灾的希望和平安的祈福,寄托于神灵的镇压和保佑,因而建造了妙华庵。

南宋理宗绍定年间(1229-1232),为了彻底消除临平湖湖溢威胁,临平又筑建了永和堤捍临平湖。

南宋•潛說友《咸淳临安志》卷之三十八:“永和塘,在仁和县永和乡,地接古鼎湖。白龙潭,俗谓之三里险。水势涨溢,一遇卯风震荡,则数百顷中瞬息湮没,乡民患之。绍定己丑(1229),邑士范武倡为义役,捐以助修筑,塘成,岁无水患,邑宰范光命名曰‘永和堤’”宋·吴自牧《梦粱录》、明《嘉靖仁和县志》卷二都有此记载。

南宋·许应龙《永和堤记》:“运河有塘,衣带潮水,自帝都东北桥镇薄吴头楚尾,绵亘千余里。关提封者六州,带主管者十县,仁和首当其一。邮递辇运,幢幢旁午。帷永和堤阻鼎湖、白龙潭之险,卯风湍流,夤夕鼓荡,一有线溜,则膏腴数百顷瞬刻就浸,繫欲经久不拔,是岂一日一人之力哉!邑有范、任二君倡为义役,乃悉心讨究,谓土力娄潰于戒也,于是率众僦工,筑以石,桩以松,迄咸二百五十丈,为钱数千缗,范君为费,独当什伍,董视犒赍尤详焉。”

“永和”之名,可见当时周边民众对此湖湖溢的深恶痛绝,对安定平和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渴望。

白龙潭塘堤和永和塘堤的兴建,保护和稳定了临平湖的湖岸陆地,也大大遏制了临平湖泛滥成灾的风险,降低了临平湖对临平镇的潜在威胁。

临平湖由此变害为利,其湖水不但“溉田三百顷”,造福于农,而且也作为上塘河的蓄水池,保障了上塘河的水源储备和航运安全,造福于商。


但元之后,上塘河的“运道”地位为新运河所替代,临平湖逐渐淤塞,不再与上塘河相通。

临平湖的南岸离今海宁许村翁家埠老海塘不过数里,那时的翁家埠还是个靠钱塘江的码头。

《临平湖探古》

明永乐十一年(1413),江堤又圮,“临平湖溺死者甚众(且)田庐漂没殆尽。”时临平人张子约作《塌江歌》哀悼。

直到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为了彻底消除海宁、仁和一线海塘受岸崩塘毁的威胁,才开始在临平湖南面的这一带兴筑鱼鳞石塘。

鱼鳞石塘的筑成,这才彻底稳定了海塘内侧这一带的陆地,而且也彻底消除了临平湖不受钱塘江海潮侵害的隐患。

从此,临平在钱塘江北岸的鱼鳞石塘和临平湖的白龙潭堤塘、永和堤塘的三重防护下,终于彻底地告别了海侵湖溢之灾害。


《临平湖探古》


千百年来,临平湖的开开塞塞,在给周边民众带来了灾害苦难的同时,也带来了鱼米之丰、桑蚕之收。

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大自然有恩赐,也有惩罚。只有心存敬畏,方可功业久长。


古时风起云涌的临平湖,历经了多少朝代的兴衰更替,如今就连田亩鱼荡都已不在,一切都已在人们的视野中消逝了。

斯湖已逝,唯存寥寥数语于史料之中。

如今再踏旧地,映入眼帘的已是一块块在建的工程和一座座炫目的高楼。

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也正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足的充分体现。

天道轮回,岁月无虞,来日可期!


五、 临平湖与上塘河、大运河


(一)临平湖与新运河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一记载:“杭州城北大运河,一名‘新运河’,一名‘上塘河’”

“新运河”,即元至正十九年(1359)张士诚占据浙西时在古河道“下塘河”基础上历经数年,将原来只有一至三丈宽的小河,拓宽开浚成阔二十余丈的新河道。【注:张士诚(1321-1367 ),原名张九四。元末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泰州兴化白驹场人。在高邮称诚王,国号周,年号天佑,后亡于朱元璋政权。】

新开运河自五林港开至杭州北新桥,又南至江涨桥,长四十五里,沿用古名,仍叫“下塘河”。


《临平湖探古》


(二)临平湖与上塘河


《临平湖探古》


而与临平湖息息相关的是上塘河。

“上塘河”,即隋唐古运河。

初凿于秦,古称为“陵水道”,又俗称“秦河”。

《海宁建设志》载有:“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发10万囚徒治陵水道(海宁境内段今称长水塘、长水河、洛塘河、上塘河)通浙江。”、“隋大业六年(610),整治上塘河,为江南运河之尾端,史称‘漕渠’(古水道与秦之陵水道贯通)剌穿江南运河,成为大运河之一段。”


唐贞观八年(634),盐官县长安设义亭埭(今长安坝),而成上河。开元间(714-741)又建长安闸。

当时,这一段上塘河还叫“长河”,又叫“夹塘河”。过长安坝后向西经许村、临平再进入杭州,是漕运主航道,又称“古运河”,后代也称“上塘运河”。

北宋苏轼在熙宁五年(1072)担任杭州通判时,曾因盐事督开赤岸至长安坝7700 丈(约50里)。夜宿水陆寺作有《汤村(今乔司)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而临平山南流至梅堰,再向东至施家堰,再向东至现天顺桥西的这一段,已非隋朝古运河之了。

这一段应该就是苏轼督开赤岸至长安坝的其中一段。正是这一段的开通,连接了上塘河与临平湖,才使得临平湖为“运道所经”。

同时,这段使得上塘河穿临平镇而过,为临平镇提供了活水源,也为临平镇和临平湖排涝减灾以及为上塘河的水源储备提供了保障。

当时有不少诗人都留下了过临平湖的诗句。

《雨中过临平湖》

北宋·沈括

绿蒲浅水清回环,浪头雨急声珊珊。

画桡惊起远近雁,宿霭欲乱高低山。

败蓬半漏野更好,短缆数断迟转间。

溪翁此日乘浩渺,搔首坐哨烟云间。


《过临平湖》

宋·汪藻

《临平湖探古》

已成身老大,无复世轻肥。

天阔鸟双下,山寒人独归。

晓来何似雨,春水半岩扉。

睡起凉生岸,钩帘坐小窗

【注:明《嘉靖仁和县志》卷二有收录此诗。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船过临平湖》

元·张昱

船过临平欲住难,藕花红白水云间。

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

(《可闲老人集》卷二,四库全书本)

【注:明《嘉靖仁和县志》卷二有收录此诗。张昱,字光弼,自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庐陵人。】


《过临平》

元·方回

临平山下泛归船,何必荷花五月天。

记取五更霜显白,桂芳桥买小鱼鲜。


《过临平》

元·吴景奎

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

大江吞两浙,平野入三吴。

逆旅愁闻雁,行庖只鲙鲈。

风帆如借便,明日到姑苏。


《长安坝上河道中》

明·释戒襄

三月临平山下宿,沙棠一舟帆数幅。

清晨鼓枻看山行,两岸人家春水绿。

岸上人家挂酒旗,几树桃花映修竹。

路人问我将何之,我欲寻师向天目。


明嘉靖《仁和县志》卷二载:“赤岸河去城东北三十五里,赤岸南有运河入通高塘、横塘,西接蔡官人河,东北达施何林河。施何林河去城东北四十五里,桐扣山通里外沙河,北达方兴河,方兴河去城东北六十里。临平镇东通海宁县长安坝。”

清•宗源瀚《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有记:“上塘河 流经......桂芳桥:自太平渡,东北流,过临平镇(镇东南有临平湖),至此七里一分(分一支东南流通翁家埠)。施家堰:自桂芳桥,东北流,至此四里三分(南有盐官第一桥),与海宁县分界。”

其中的翁家埠、施家堰及盐官第一桥(天顺桥)现均存于海宁许村境内。

今上塘河自杭州市区艮山门起流经丁桥镇赤岸、星桥、临平镇至海宁市许村镇、长安镇、盐官镇注入钱塘江,全长48公里。


《临平湖探古》


2.南宋辉煌时代


南宋时的上塘河携着临平和临平湖一同步入了辉煌时代。

建行都于临安之后,上塘河在南宋漕运、商运上地位更见重要。

而临平是水路东出杭州的必经之地和第一大埠,也是第一大驿。

“漕运往来,客船络绎”,南来北往的船舶如过江之鲫。其时,临平湖可通舟楫,“为运道所经”,也是众多文人骚客吟诗抒志之所。


《临平解舟》

南宋·杨万里

竹篱短短门小小,少年独立春风晓。

柳芽缩爪尚怯寒,金粟斑斑满枝了。

过船桥下桥绝高,波清深见一截篙。

市人夹水争出看,无数渔舟避东岸。


《泊舟临平》

南宋·杨万里

前窗向市下却帘,后窗临水开却门。

岸头杨柳报春动,溪底云天随浪翻。

隔溪数间黄草屋,绕屋千竿翠琼竹。

三老鸣钲权拖楼,今宵又向临平宿。

绍兴十二年(1142),“靖康之变”中被虏的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南归,由大运河转入上塘河,驻跸在临平镇东、上塘河畔的妙华庵。【注:妙华庵,宋宣和七年(1125)因临平湖水溢而建。后被宋高宗赐名“龙兴寺”。】

明《嘉靖仁和县志》卷二:“据考:宋徽钦葬五国城。高宗数遣使,祈请梓宫于金,凡六七年而后许,始以梓宫还行在,高宗具缌服,亲至临平奉迎,寓于龙德别宫,即此地。”

明末清初沈谦《临平记》中收录了很多关于当时临平盛况的史料和轶事,其中也有宋高宗数次宿泊临平的记载。

即便是如今,现在许村上塘河两岸还留存着一些与之多多少少有点渊源或关联的小地名。临平的繁华和上塘河的繁忙从中也可略见一斑。

许村段上塘河紧邻临平镇区的双联村、团结村至今有龙渡、西行宫寺等处。


《临平湖探古》


3. 上塘河与临平湖的灾害


临平湖“湖塞天下乱”,其中有一部分确实来自大自然的经验总结。

遇到干旱年份或者湖长年淤结不畅遇到大汛年份,自然会给周边民众带来生计危机。所以把临平湖的“湖塞湖开”作为年成亏盈、民情安乱的“晴雨表”,这也是历代一定实践所得。

《追昔游集》

唐•李绅

临平水竭蒹葭死,里社萧条旅馆秋。

尝叹晋郊无乞籴,岂忘吴俗共分忧。

野悲□目称嗟食,林拯繄桑顾所求。

苛政尚存犹惕息,老人偷拜拥前舟。

(临平湖竭。乡人言:人有饥患,是嵗,中水竭鱼,鸟皆死。)

这首诗描绘的就是临平湖淤塞又遭旱灾的一片惨景。

这种天灾人祸之下,难免会发生地方政局动荡或民变。正因为如此,各朝各代的地方官员和朝廷都重视对江河湖泊的防灾抗灾。


宋及宋之后,上塘河和临平湖都有过数次疏浚和整治,采取了不少防护工程,减少了上塘河与临平湖对周边民众生计生活安全的威胁。

除了前文我们所说的建造白龙潭堤塘和永和堤塘捍临平湖之外,还加大了对上塘河的整治力度。

南宋淳熙间(1174-1189),仁和知县赵希言修筑临平塘重堤。

《宋史·赵希言传》:“临平堤决,希言督役,亲捧土投石,兵民争奋,堤成,因筑重堤,后不复决。”

《宋史·河渠志·东南诸水》:“嘉定十二年(1220),臣僚言:‘京畿赤县,密迩都城,内有二十五里塘,直通长安牐,上彻临平,下接崇德,漕运往来,客船络绎,两岸田亩无非决坏,若海水径入于塘,不惟民田有咸水淹没之患,而里河堤岸,亦将有溃裂之忧。下浙西诸司条具筑捺之策,务使捍堤坚壮,土脉充实,不为怒潮所冲。’从之。”

元后进出杭州的主航道由古运河变成了新运河之后,上塘河与临平湖不再是“运道所经”,都淤塞不少。

志书记载,明清时对上塘河和临平湖也有过整治,尤其是对上塘河有过数次疏浚。

清•赵尔巽《清史稿》志一百四:“浙江巡抚庄有恭言:‘......至杭州临平湖、绍兴夏盖湖,有关田畴大利,应设法疏挑,或召佃垦种,再体勘办理。’允之。”

但临平湖的淤塞趋势,还是难以改变的。清之后的临平湖已成为“田亩鱼荡”,逐渐成为了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与视野。

而上塘河因为还承担这一定的水运、水源以及抗旱排涝功能,所以近现代都有数次疏浚和治理,这在《海宁建设志》中都有记载。


《临平湖探古》


4.上塘河与临平湖的灌溉之功


钱塘江畔曾是大片盐田,尤其是北岸许村和临平一带的田亩,以前都是围海盐田。

后经过上塘河水和临平湖水千百年来的灌溉冲刷,大片盐碱地逐步都改造成为了肥田沃地。

上塘河源出杭州西湖,亦为西湖泄水之道。

那时的临平湖犹为大湖,“波流浩大,每见漂荡。而运河百里,尤辇运省觐之冲,甃叠永和。”

故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调节沟通西湖、临平湖和官河(即上塘河)之水,以利农田灌溉,又利水运之议。

明末清初沈谦《临平记》中引白居易《钱塘湖石函记》:“钱塘湖,一名上湖,北有石函,南有石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自钱塘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田,须放湖(注:西湖)水入河(注:上塘河),从河入田,脱或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则有余矣。若官河干浅,但放湖水注河,可以立通舟楫。”

以前有说临平湖与西湖相通,其实应该就是因上塘河之水源自西湖,而临平湖之水又与上塘河相通之故。


上塘河是临平和许村共同的“母亲河”。而临平湖也滋养着许村西片和临平东南片的大批民众。

清·吴农祥《西湖水利考》:“......今上塘之河,汇临平湖而来,趋艮山水门,抵断河而止......”

清·陈诜《疏浚六十里塘河议》“故语云:西湖之水能救海宁之田。”【注:陈诜(1642—1722),字叔大,号实斋,浙江海宁盐官人。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

《胡三应瑞爱皋亭山水有结庐之原诗以坚之》

其二

清•杭世骏

汲泉日日招僧雏,煎茶扫叶秋可娱。

西林僛僛响凉雨,夹岸瑟瑟摇青芦。

长歌棹入藕花去,廿里即是临平湖。

湖外家家粳稻足,况有鱼蚬兼茭菰。

长年饱饭一无事,不愧识字耕田夫。

桃源已迷盘谷迥,投老舍此安归乎。

看君决计入寥廓,黄鹤□□云间呼。

(清•徐世昌《晚晴簃诗汇》)

诗中描绘的就是临平湖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富足的生活。

临平湖给人们以生命之水源的同时,也带来了稻米之香、鱼虾之鲜,呈现出了一派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临平湖中还盛产两角菱。《本草纲目拾遗》:“沙角:乃菱中一种小者,只两角,临平湖一带多产之。出嘉兴者,名馄饨青,以其似馄饨也,较他菱体小味甘......”

如今的临平湖,在历遍了兴衰浮沉之后,也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寿终正寝”,圆满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在的临平湖湖址上正矗立起一座跨地区合作开发的“临杭新城”,已贯通多年的沪杭高铁和即将建成的杭海城际铁路以及即将开挖的“运河二通道”都横穿于其中。

正如王庆在《越风吴韵藕花洲》一文中所说:“昔日藕花洲泽底,崛起新城座座;今日临平山下路,纵横双铁映青螺。典雅毓秀的高楼相依相偎,宛如当年硕大藕花,弥漫阵阵清香;气势恢宏的大厦鳞次栉比,好似彼时湖上风帆片片。”

临平湖正在以另一种方式重生。

临平湖原湖址东侧的许村境内,近年新开挖了“龙渡湖”,如今已成了临平人和许村人茶余饭后休闲的新去处。

这恰似古临平湖繁华时的缩影和演绎,也为由临平湖脱变而成的“龙渡湖”注入并诠释了新的内涵:“湖开,杭海兴”!!!


【说明:文中配图来自网络,在此表示感谢。】


《临平湖探古》


福安金友期货(金友福珠宝怎么样)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