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有虚拟货币矿场吗现在
牧羊政,曾用名目牙政、牧养正,位于柴河左岸,距柴河堡5公里,今属开原市靠山镇,这虽然是一个只有不到20户人家的小自然屯,但在历史上却赫赫有名。
明代目牙政为柴河堡九个民屯之首
明代《开原图说》记载柴河堡民屯第一个就是“目牙政”,在腹里墩台中还有“目牙政台”,这说明目牙政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民屯,是少数明代留下来的地名之一。
清康熙年间目牙政演变成了牧养正
清康熙三年,开原建县时,目牙政已经演变成了牧养正。
清末牧养正成了牧养正金矿的矿主
铁岭市政协内部发行的文史资料《辽北人物》(卢骅编写)记载,清末满洲旗人牧养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柴河堡淘金时,采到了一个重达十一斤半(合一百八十多两)的自然金块。
不考虑成色品位,算一算这个金块当下值多少钱:
366.64元/克×50克×180两=329.676万元。
这确实是一笔巨额收入,牧养正成了当时的爆发户,他也因此开办了牧养正金矿,成了矿主。
同书《王宗唐》条记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牧养正金矿由王宗唐领办,矿区五百多亩,至民国初年,每年可产黄金五千两。一九二五年由于国翰接办,一九三〇年左右停办。
铁岭—记忆的博客文章《柴河淘金》记载:“到了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月,中国商人王仁堂(有记为:王宗棠)伙同日本人吉井清成共同获得了平石门、牧羊正区域480万坪(日本面积单位,一坪为3.3平方米)的采金许可权。”
不知何时,这个金矿又成了张作霖的私产。非常历史搜狐官方号文章《民国大军阀“东北王”张作霖究竟多么有钱》,列举了张作霖先后以自己或张学良名义投资的矿厂有16个,其中就包括“铁岭县东牧养正砂金矿”。
清初地名牧养正何以到清末成了人名
以上记载言之凿凿。可是问题来了,明朝的地名、清初的地名为何到清末变成了人名?牧养正这个人是确实存在的吗?十一斤半的自然金块真的存在吗?
聪明的你,能给出合理的答案吗?反正我是蒙圈了!
有人说柴河为财河之误
柴河为辽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清原县,在开原市黄旗寨镇大寨子村汇入最大支流南柴河(也称大寨子河或老古洞河),在铁岭市区北汇入辽河。
有人认为“柴河”当为“财河”之误,“相传昔时此河,泛滥无定。水退后,河底时现黄金,民多以此致富,故有谓柴河为财河之误者”,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柴河是产金的。
柴河采金的范围确实很大,主要在平石门和牧养正,牧养正又分为东沟、西沟及柴河本流三区。从开原下肥地至铁岭熊官屯都有采金的记录,包括大盘岭、柏家沟、文家沟、土台子、黄金沟、申家沟等地。熊官屯东柴河支流柏家沟还曾经是日本人采金的实习地。
近10年间,下肥地附近还曾有采金船淘沙采金,后被取缔。现在牧羊正北1.3公里处有一条沟还叫“金场沟”,就是当年因采金留下的地名。
历史上究竟从柴河采走了多少金子,恐怕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反正是很多吧!如此说来,“柴河”为“财河”,确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