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知识宣传(货币网)
一、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一是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各版别防伪特征,重点是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的识别方法;
2、二是反假货币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重点宣传反假货币工作主要管理政策,扩大社会影响面,激发社会领域反假货币积极性;
3、三是假币犯罪的主要特征、惯用手法、典型案例和公众防范措施等;
4、四是冠字号码查询、贴标等工作情况,解决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客户假币纠纷的业务流程;
5、五是第四套退出流通人民币防伪特征及相关收兑知识
二、货币金融学重点知识点
以下是货币金融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1.货币的起源和功能: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的三个基本功能(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贮藏手段)。
2.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货币供应的来源(央行、商业银行等),货币供应的决定因素,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3.货币的数量理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包括数量理论公式(MV=PQ)和货币乘数理论。
4.货币政策: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包括货币政策目标(通胀控制、经济增长等)和工具(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5.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货币市场的功能和特点,常见的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短期债券等)。
6.银行体系:银行的角色和功能,银行的存款与贷款业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7.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包括通过调控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胀预期。
8.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决定经济活动的渠道和机制,包括资产价格、信贷和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
9.汇率与国际货币体系:汇率的决定因素、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的比较,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
10.货币政策的挑战: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包括通胀目标的选择、央行的独立性、金融稳定等。
这些是货币金融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市场的运作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三、货币金融学名词解释
1、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
2、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3、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4、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5、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6、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7、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8、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9、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10、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11、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12、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13、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
14、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需求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它等于名义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15、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而将货币投放出去,否则反之。
16、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17、提现率——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18、金融资产——指单位或个人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是一种索取实物资产的权利。
19、准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并无通常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制度,只是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20、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金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利弊皆存,利大于弊。
四、什么是货币金融
即货币的资金融通,是货币流通、信用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经济行为的总称。包括货币的发行与回笼,银行的存款与贷款,有价证券的发行与流通,外汇买卖,保险与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支付与结算等。
五、货币金融百科
1、金融货币是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并铸造成一定形状的货币。金融货币是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冶金技术有了较大提高,用金属铸造货币具有易分割、保管、贮藏、运输和质地均匀的优点,作为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比实物货币具有更大的优越性。金属货币最初以条块形式流通,由于每块金属重量和成色不同,每次交换都要称量重量、鉴定成色,有时还要根据交易额的大小对其进行分割。这给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带来诸多不便。当商品交换突破地方市场范围后,出现了铸币。
2、所谓铸币,就是指由国家统一铸造、具有一定重量和成色,铸成一定形状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铸币的出现标志着交换媒介又向前发展了一步,政府根据铸币所包含的实际价值标明铸币的面值,并以其信誉作担保。历史上充当过币材的金属有铜、铁、锡等,最后固定在黄金和白银上,并逐渐由贱金属向贵金属转化,以黄金作为货币材料是金属货币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3、由于金属货币在流通中会发生磨损、不足值等现象,加上国家人为地实行铸币贬值政策,以及随着商品交换规模不断扩大,金属货币特别是贵金属货币已不能满足交换的需要,金属货币逐渐被纸币或信用货币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