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三大需求,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一、为什么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出现经济过热
1.出现经济过热2.当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意味着市场上有更多的货币可供使用,而需求却没有相应增长。
这会导致货币的价值下降,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
同时,由于货币供给过剩,人们会倾向于消费和投资,导致经济活动过度扩张,产生过热现象。
3.经济过热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如通货膨胀加剧、资产泡沫形成、资源过度消耗等。
经济过热会导致物价上涨,降低人民的购买力,对社会经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过度投资和消费也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因此,当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经济过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风险。
二、三大心理需求定律
1、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指凯恩斯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这是凯恩斯整个就业理论的支柱。凯恩斯认为,对于消费品的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而对投资品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和“货币利息率”,因此提出了“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2、凯恩斯把消费倾向看作是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那么,边际消费倾向就是增加的收入量和增加的消费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边际消费倾向规律就是,随着就业和收入的增加,在每一收入的增量中,个人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用来储蓄的部分却越来越大。
3、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品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呈现递减趋势,这必然导致投资的下降,因为资本边际效率是刺激资本家增加投资的动力,加之不确定性、风险、期望、投资者的态度和信心等因素的影响,更扩大了预期需求量和现实消费量之间的裂痕。
4、凯恩斯认为,利息率取决于个人和企业持有货币的愿望和数量。也就是说,货币供应数量影响利息率。那么流动性偏好则是不同利息率水平上人们对持有货币的不同需求,原因在于人们有货币在手比较灵活。
三、什么是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1、货币的供给就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量,由中央银行决定,是外生变量;货币的需求,就是人们用于交易、应付意外事件和投机所需要持有的货币量,这些货币必须以货币的形式持有以保证其最大限度的流动性,而不能以债券的形式持有。
2、这也是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的解释,还是很切合实际的。
3、而之前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眼中的货币需求是不含有投机动机的,因而也就不与利率有关,只和收入相关,即交易方程式中的关系:PY=MV,其中P是价格,Y是国民收入,M是货币需求,V是货币流通速度,古典学派认为P、V都没有太大变化,因而M只与Y有关,就是货币需求只与收入有关,L=L(Y);而凯恩斯的理论,如上所述,L=L(Y,r)。不知道我解释的够不够清楚。
四、货币需求量计算公式
1、货币的需求量=商品价格水平*商品总量/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2、这个公式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总量和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即社会中的商品总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越大。同时所需货币量又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周转次数越多,流通速度越快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小。当政府发行的纸币超过了实际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所谓的通货膨胀。
五、为什么当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量减少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市场资金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同时市场需求就会下降,因为利率越来越高贷款成本就越来越大,能够愿意承担如此高利率的借款人就越来越少,所以,当利率越高时,货币需求量就减少了。相同的道理是,当市场的货币需求时增加时,市场利率就会提高,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