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础为什么是货币负债,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连的是_币圈资讯_鼎鸿网

货币基础为什么是货币负债,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连的是

kk 0

一、为什么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是基础货币

1、不把非银部门持有的通货看作是基础货币,这是从基础货币的重要功能来说的。因为基础货币的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倍数的扩大存款货币。这个倍数就是货币乘数。

2、所以基础货币又叫做高能货币。但是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并不具备这一功能,那么为什么还要把这一部分货币算作是基础货币呢。

3、这是因为基础货币,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社会公众,包括存款机构,也包括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中央银行的负债。那么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通货当然是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了。

4、从货币政策的操作角度来看,我们研究基础货币,无非就是为了央行能够有效的通过货币调控来调节货币的供应量。那么中央银行能够控制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央行的负债,也就是基础货币的总额。而央行无法控制存款机构所持有的准备金以及非银行机构持有的通货之间的比例。也就是说中央银行没有办法来,分别决定准备金总额和通货总额。所以如果基础货币不包括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那么基础货币就不是中央银行所能够直接控制的。那么货币政策也就没有办法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来实施。

5、所以总结的来说一下,基础货币就是央行对整个社会的货币负债,基础货币是央行能够控制的,但是通过银行系统衍生出去的衍生货币的总量是央行无法控制的。央行也无法分别控制基础货币当中准备金以及非银持有的通货,央行只能控制一个总量,控制它们各自的比例。所以如果把,非银机构持有的通货排除出基础货币,那么央行就很难实行货币政策了。

二、为什么现金发行是负债业务

一、央行发行的现金并不是主动流向市场,而是通过商业银行再贴现、再贷款、外汇储备增加等途径以及现金漏损等原因被动流向市场的。百姓实际上在用资产换现金,因此现金是央行对于持有现金者的负债。

二、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实质上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之后必须偿还的经济债务,其偿还期或具体金额在它们发生或成立之时就已由合同、法规所规定与制约,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

三、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1)其负债业务中的流通中货币是其所独有的项目,这是由其独享货币发行权所形成的垄断的负债业务。商业银行均无此项负债,并且与此相反,现金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属于资产项目;

(2)其业务对象不同,虽然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也有存款,但其存款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府和公共机构,另一类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同于商业银行以普通居民和企业为存款业务对象;

(3)其存款业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存款自愿原则,法律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中央银行存有一定量的存款准备金,具有强制性。

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由于有自有资本也是其资金运用的来源之一,因此将其列入负债方。但实际上,自有资本不是真正的负债,其作用也不同于一般负债,因此如果把自有资本从负债中分列出来,资产和负债的基本关系可以用一下3个公式表示: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进行宏观金融调控。

资产负债各主要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1、对金融机构债权和对金融机构负债的关系。

2、对政府债权和政府存款的关系。

3、国外资产和其他存款及自由资本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的项目结构与资产负债业务的关系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主要项目虽然基本一致,但个项目的比重结构却不相同,反映了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重点和特点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与条件不一,在具体的资产负债业务上存在着一些差别。就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中央银行业务活动也是有变化的。

三、储备货币为什么是负债项目

1、因为央行本来就没有任何的资产,它所印发出的货币,就是我们的债券,所以储备货币也就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2、储备货币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等。

3、作为“发行的银行”,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最初和最重要的负债业务。

4、国家赋予中央银行发行现金负债的特权,凡是从中央银行流出的现金,储备货币都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它储备货币构成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

5、社会上流通的现金都是通过货币发行业务流出中央银行的。

四、负债货币是什么意思

1、货币性负债是指以货币形态存在的各项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长期借款等金额固定的各项负债。

2、货币性负债的价值特征与货币性资产正好相反,当货币贬值时,货币性负债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利益;当货币升值时,它则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损失。

五、基础货币是什么意思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Base),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各国对基础货币的定义及统计不尽相同,即使是在一个国家之内,根据基础货币的分析用途不同,可能有几种基础货币的定义。我国基础货币的定义和统计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1994年,我国开始进行基础货币统计。当时对基础货币的统计定义为:基础货币=金融机构库存现金+流通中现金+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金融机构特种存款+邮政储蓄转存款+机关团体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其中,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乡信用社、财务公司所持有的现金;金融机构特种存款是人民银行为了吸收农村信用社多余的流动性设立的特别账户,通常账户余额很小,并且不活跃。基础货币这一概念可分别从基础货币的来源和运用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基础货币的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它只是整个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从基础货币的运用来看,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二是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谓的"通货"。在现代经济中,每个国家的基础货币都来源于货币当局的投放。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其中以公开市场业务为最主要)。由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我们可以看出,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主要有:(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2)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4)财政部发行通货;(5)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款项;(6)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7)政府持有的通货;(8)政府存款;(9)外国存款;(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11)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在以上这11个因素中,前6个为增加基础货币的因素,后5个为减少基础货币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均集中地反映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我们不难看出,在以上这些因素中,有些是中央银行所能直接控制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开市场买卖;而有些则是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的。但是,对于这些不能直接控制的因素,中央银行可通过运用其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这些因素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因此,一般认为,基础货币在相当程度上能为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由此可见,人民币基础货币也不外乎上述几种情况。

货币基础为什么是货币负债,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连的是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