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2018(2017年货币供应量)
一、货币供给口径是什么
1、货币供给口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供给总量的一种方式。它通常包括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两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2、狭义货币(M1)是指一国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和其他与支付相关的可转让存款,它是一种用于日常交易和支付的实际货币。广义货币(M2)是指狭义货币(M1)再加上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具有相对较高流动性的存款,它包括了更广泛的货币储备。
3、货币供给口径的选择对于宏观经济监测和货币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央行通常会关注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以评估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经济活动的状况。通过调控货币供给,央行可以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影响。
二、货币供给增加的影响
1、货币供给增加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货币供给增加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这会导致货币的购买力相对降低,因为货币的供给增加而需求相对稳定时,货币的价值会下降。这种购买力的降低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尤其是对于那些需求弹性较低的商品和服务。
2、其次,货币供给增加也可能会刺激经济增长。更多的货币供应意味着企业和个人更容易获得资金,这有助于推动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如果货币供应增加过快,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这对经济和社会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3、此外,货币供给增加还可能会对利率产生影响。如果货币供应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加剧,中央银行可能会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物价。提高利率可能会对投资和消费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减缓经济增长。
4、总的来说,货币供给增加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货币供应增加的速度、需求情况、经济状况等。因此,中央银行需要密切关注货币供应和物价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lm是实际货币供给量吗
1、m=M/P,即实际货币供给是由名义货币供给M和价格水平P决定的。
2、货币供给变动将会引起LM曲线左右移动。当货币供给增加时,要使货币需求等于供给,需求也要增加;货币需求增加的前提是收入增加或者利率下降。如果利率不变,则收入增加;如收入不变,则利率下降。
四、名义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供给
1、名义货币供给量是指仅计算票面价值,用价格指数P加以调整。
2、实际货币量=名义货币量/价格指数。
3、实际货币供给量是扣除了价格因素的,他等于名义货币供给量除以物价水平,所以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时,实际货币量和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就是说,实际货币供给量是名义货币供给量除以物价水平确定的.当价格上升时,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则实际货币供给会减少,因此货币的价格或利率就上升,各种依靠借贷资金的开支,如消费,投资甚至净出口等,则会下降。
五、货币供给的形式
1、货币供给是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
2、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
3、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
4、一般认为,货币层次可以划分如下:
5、M1=现金+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其他支票存款;
6、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散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