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不应求,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一、一句话概括中国货币史
1、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可上溯到夏代,商和西周时已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的贝壳作为货币渐渐供不应求,于是出现人工贝币,有石贝、玉贝、蚌制贝、骨贝等。
2、清朝货币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铜钱。铸有银元,相当于百元钞票。
3、银元往下是铜板,上面印的一般都是“元宝”或“重宝”。再往下是铜钱,就是“孔方兄”,相当于现在的硬币。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后,银两停止使用。
二、通货膨胀为什么说是供不应求
如果是普遍的供不应求,则会引起通货膨胀,原理如前面所说,大家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应量,会驱使你愿意以更高的价钱买到该商品.但另外一种理解的通货膨胀,是投放了太多货币在市场上,而市场上的商品相对于过多的钱而言,也显得供不应求,所以通货膨胀也成为必然.所以,通货膨胀可以是实际需求引起的,也可以是钱太多而贬值引起的,但具体的体现都是商品的供不应求.
三、货币价值源于
1、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包括时间、收益率或通货膨胀率、单利与复利。其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的首要因素。时间越长,货币的时间价值越明显。
2、价值规律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货物的交换必须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3、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上涨,买方市场出现;当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卖方市场出现。
4、价格变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商品价值越大,商品价格越高,商品价值越低,价格越低。
四、什么是货币膨胀
是指一国的主要商品的价格普遍、持续并可不可逆转地上涨,并且会导致一国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货币发行量过多,已经远远超过该国的有效经济总量。
1、需求拉动型:市场上商品的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持续上涨;
2、成本推进型:由于物耗增多以及工资增长大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导致商品成本上涨,从而引起物价普遍上涨;
3、结构型:在发展中国家中比较突出,由于社会部门经济结构失衡而导致物价上涨;
4、输入型:在世界性通货通胀下通过跨国公司在国际间传播,导致输入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国内物价上涨;
5、抑制型:是一种实际上存在但未发生的通货膨胀,也就是当主要商品供不应求导致物价上涨时,国家强制抑制物价总水平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