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kk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842723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货币供给的过程通常包括三个步骤:
2、①由一国货币当局下属的印制部门(隶属于中央银行或隶属于财政部)印刷和铸造通货;
3、②商业银行因其业务经营活动而需要通货进行支付时,便按规定程序通知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运出通货,并相应贷给商业银行帐户;
4、③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兑现方式对客户进行支付,将通货注入流通,供给到非银行部门手中。
1、20世纪初霍特里的纯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2、将经济周期的根源归结为纯货币因素的,当首推20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乔治?霍特里(GeorgeHaw.trey)。霍特里(1913)从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出发,认为经济周期是货币供给非均衡变动的结果。如果货币供给处于均衡状态,则市场利率等于自然利率,此时货币存量及相应的社会购买力保持不变,产出和价格水平只能相对变动,不可能同向涨落,从而不会发生经济整体的周期性波动。如果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引起货币供给和信用的非均衡变动,就会通过“现金余额效应”和市场利息率变动,从而引起消费者的货币收支及厂商存货投资的变动,引发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因此,“商业循环的波动的周期特征完全来源于货币因素”。而使经济在波动中恢复均衡的力量,主要来自于银行刚性的准备金制度,以及对货币信用变动限度的约束。与此相应,解决经济周期问题的出路,在于货币和信用的控制方面,利息率政策是所有反周期政策的关键因素。后来霍特里据此将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萧条,几乎完全归结为英格兰银行利率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