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货币与名义货币?实际货币等于名义
一、名义增速实际增速区别
1、第一概念不同。名义增速是以现行市场价格统计的,实际增速是剔除物价因素,以不变价格统计的。
2、第二应用不同。名义增速是描述绝对值的,数据直接与上期对比,反映市场客观情况,实际增速是描述相对值的,追溯基期供研究之用,实际意义不大。
3、第三效应不同。名义增速的预期和效果有刺激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作用,实际增速的预期和研究有收敛调整经济发展速度的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供给量
实际货币供给量是名义货币供给量除以物价水平确定的.当价格上升时,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则实际货币供给会减少,因此货币的价格或利率就上升,各种依靠借贷资金的开支,如消费,投资甚至净出口等,则会下降.
三、名义货币和实际货币
1、名义货币就是法定货币。实际执行货币(部分)功能的商品远远不只有法定货币,这部分商品可以看着广义货币。比如有价证券(如国债)、黄金、白银、收藏品等。尤其是黄金、白银曾经是最为广泛使用的货币,废除金本位制度后,它们依然还在继续发挥货币作用。黄金、收藏品这类没有产出的“资产”,人们远远储备,除了把它们看着货币,实在难以解释人们的这种行为。当然,当今世界金融“创新”很快,新的金融产品大致上都是“纸上财富”,它们本身载体也许连一张纸都没有,看起来虚无飘渺,但是可以成为真实财富的仓库,辅助人们积累财富。它们都是广义货币。
2、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货币可以看着是交易费用或者制度费用,是因为交易而生的额外(劳务)费用。经济体中存在差异很大的主体和多种交易,那么必然产生与之大致对应的货币。也就是说,货币存在一种结构。比如广泛认同的广义货币是债券,而债券因期限不同而不同,构成债券期限结构。期限越短,交易费用一般意义上越高。债券作为整体比黄金的交易费用还是要低,不过那些交易费用很高的人们,或者当社会制度费用高涨的时候,或者投资期特别长的人们,黄金照样会被启用。收藏品作为货币的交易费用那就更高了,需求量原则上小于黄金。
四、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区别
1、实际利率指的是实际产生的利率,也就是实际计算利息时的利率。实际利率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浮动,但是变化一般都不会太大。
2、名义利率指的是名义上产生的利率,也就是按照推算算出来的利率。名义利率可以拿来进行推算,但是和实际利率可能有所差别。
五、经济学中实际量和名义量的区别
由于货币的存在,在宏观经济变量上有了名义量和实际量的区别,而名义量与实际量的差别被看做一般价格。如果货币过多,就可能引起一般价格的上涨,即通货膨胀,反之,如果货币过少,一般价格下降,即通货紧缩。即货币学派的名言:“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而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货币变化可能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这就产生了货币政策调节实体经济机制。货币减少时,实体经济循环不畅,增长低迷,而货币增多,又可能导致实体经济过热。所以,在宏观研究中,货币总量非常重要,往往作为先导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