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货币理论 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被称为当代货币主义的理论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及其政策主张,被称为“新货币数量论”或“货币主义”,而他的货币需求理论又是其全部理论的核心。
二、蒙特尔三角理论
1、在资本有限流动情况下,整个调整结构与政策效应与没有资本流动时基本一样;而在资本完全可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时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在浮动汇率下,则是有效的。
2、由此得出了著名的“蒙代尔三角”理论,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1999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根据上述原理画出了一个三角形,他称其为“永恒的三角形”(TheEternalTriangle),从而清晰地展示了“蒙代尔三角”的内在原理。
三、凯恩斯货币供给理论
1、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出于以下三种动机:一是交易动机:为从事日常的交易支付,人们必须持有货币;二是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持有货币以应付一些未曾预料的紧急支付;三是投机动机: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持有货币。
2、在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中,由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均与商品和劳务交易有关,故而称为交易性货币需求(L1)。而由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主要用于金融市场的投机,故称为投机性货币需求(L2)。
四、货币起源的两个理论
1、一般认为货币的起源遵循两条思路:一个是货币“金属论”;另一个是货币“名目论”。
2、货币“金属论”产生于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认为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货币的价值由作为货币的贵金属数量决定;货币“名目论”产生于纸币流通条件下,认为货币只是名目上存在的价值符号,货币的价值是由国家法定权力决定的。但是随着社会文明进一步的发展与繁荣,问题已经不再是“金属论”与“名目论”之争,而演变为“商品货币观”和“货币债务观”的争论。
3、目前,世界上最新的理论认为“货币源起于债务”。货币本质上是一种信用,一种支付承诺,用现代制度经济学的话来说是一种“债务支付契约”。总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等职能。
4、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货币越来越数字化,支付手段日益便捷多样,如刷卡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扫码支付、刷脸支付、云闪付等移动支付手段的出现,市场上使用纸币的人也越来越少,货币就逐渐成为了一种记账符号。当货币变成银行卡或电脑手机里的数据,货币的本质也就越来越难以捉摸。由此可见货币在人类社会中的演变逻辑是: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铸币→纸币→信用卡货币→电子数字货币。
5、因为对货币本质的回答千差万别,所以今天人们讨论比特币是否足以成为货币时,答案往往取决于其所信赖的理论基础。如果说实物货币存在于现实社会有其现实需求,那么存在于互联网世界里的虚拟货币,是否会因其存在的虚拟需求从而成为未来世界的另一种货币形式呢?
五、金融三角理论
1、金融不可能三角(也称三元悖论,TheImpossibleTrinity)是指经济社会和财政金融政策目标选择面临多重困境,难以同时满足三个方面的目标。
2、在金融政策领域,货币政策独立性、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这三者不可能同时满足。不可能三角理论由蒙代尔提出,也有说法认为是保罗·克鲁格曼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