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政策变量(凯恩斯货币政策)
一、简述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个目标之间的矛盾和统一
1、(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3、①稳定币值。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就是稳定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
4、②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5、③充分就业。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
6、④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7、(2)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8、①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就统一性看,币值稳定了,就可以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矛盾性,即当币值比较稳定,物价上涨率比较低时,失业率往往很高,而要降低失业率,就得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币值稳定为代价,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两者难以兼顾。
9、②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一般而论,这两个目标是可以相辅相成的,稳定币值有利于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稳定币值。但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过分强调币值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又会受阻。
10、③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主要是指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平衡国际收支则是为了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如果国内物价不稳,国际收支便很难平衡。国内物价稳定时,国际收支却并非一定能平衡,因为国际收支能否平衡还要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区别
财政政策的实施主体是政府,而货币的实施主体是中央银行,央行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金融当局,统管全国的金融活动,不同国家对央行的称呼不一,像美国的叫美国联邦储备局,英国叫英格兰银行,我们国家的央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税收、公债和财政支出,来调节国民收入,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投资行为。比如,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减少税收,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
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的供应量来达到对经济的调控,可使用的工具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基准利率等。例如,在经济过热时,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使银行留存的准备金增加,减少贷款的数额,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间接地限制投资和消费。
通过上述手段的不同我们可以发现,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没有任何中间变量;货币政策必须通过间接手段来影响消费投资行为,影响需求变动,它是间接发挥作用。
这种功能指的是政策本身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例如财政政策里面,政府定好税收起征点和税率,当经济过热时,国民收入上升,税基和税源扩大,政府税收自动增加,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收入减少,税率起征点不变的情况下,税收自动减少,期间政府不需要做什么。因此财政政策也被称为自动稳定器和内在稳定器,这种功能是货币政策不具有的,因为货币政策必须主动去调节。
三、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当一个经际体发生通货膨胀(inflation)的时候。对策(反通货膨胀的办法)1.财政政策:a紧缩政府的支出。b增加租税、提高税率、或降低起征点、c减少公共投资、d减少有效需要。2.货币政策:a提高存款准备率。b提高再贴现率。c政府出售各种有证券。d减少货币供给量。当一个经际体发生通货紧缩(deflation)的时候。对策(反通货紧缩的办法)1.财政政策:a赤字财政政策、b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公共投资)、c减少租税、d社会安全制度2.货币政策:a降低再贴现率、b降低存款准备率、c购入有价证券。
简单地说:财政政策就是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调整而进行经济决策的政策,而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调整而影响经济决策的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这一政策曾在1998年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内遭遇特大洪灾等冲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2005年,鉴于国内社会投资明显加快,经济活力充沛,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7年后正式退场,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
四、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区分
1、操作目标:当中介目标不受中央银行货币工具直接影响时,可以根据操作目标判断政策工具是否准确,而去需要等到政策实施后才能看到结果。具体包括:存款准备金总量、基础货币、利率(国债利率)。
2、中介目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的便于调控并具有传导性的金融变量。具体包括:利率(长期或短期)、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汇率等。
五、不可作为货币政策变量的是什么
1、准备金、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回购协议市场利率、票据市场贴现率等。操作指标有两个特点:
2、一是直接性,既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的运用直接引起这些指标的变化;
3、二是灵敏性,政策工具可以准确的作用于操作指标,使其达到目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