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发放(货币发行业务)
一、基础货币包括什么
1、基础货币包括库存现金、准备存款以及社会大众手中持有的现金。
2、基础货币的最重要作用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础货币的变量,来实现对于整个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的控制,这是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整个市场上的货币流通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二、基础货币的构成是什么
1、基础货币构成有库存现金、准备存款、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
2、库存现金的“库”是指商业银行的业务库。库存现金是已经从中央银行发行库中提出来而尚未被公众提走的部分。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发行库中提现后库存现金增加,相应减少的是其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
3、准备存款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存款。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根据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计提的法定准备金,另一部分是超额准备金,即商业银行准备存款中超过其法定准备金的部分,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扩张,提取现金充实其库存现金以及支付清算的重要保障。
4、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被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因此,基础货币也就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和商业银行体系的负债。
三、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货币乘数的大小由以下因素决定:
1、现金比率现金比率越高,货币乘数就越小。
2、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3、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四、货币是怎样发行及流通的
1、货币发行是一定时间内从央行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减掉回流到央行的货币的差额。国家授权发行货币的银行将货币从发行基金保管库调拨给银行业务库,并通过它向流通界投放货币的活动。货币发行有两重涵义:一是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货币从央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负债。货币发行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经济发行是为了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而发行的货币。这种发行是符合货币流通规律要求的,因此,它既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又能保持币值稳定。财政发行是为弥补财政赤字(见财政收支)而发行的货币。这种发行超过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往往会导致通货膨胀。
2、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收支运动。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不断在卖主和买主之间转手,这种连续不断的货币转手,便形成一个与商品流通W—G—W相伴随的货币流通G—W—G。社会上的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发行和流通两个环节共同决定的。通常发行是由国家控制,流通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银行在开展住房按揭贷款等业务时可以创造出大量流通货币,这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转的一个基本原理。在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当中,国家只要发行/回收少量的基础货币,就可以通过银行的信用扩张来增加/缩减大量的社会流通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