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理论?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一、美国货币政策的政治背景
1、货币政策框架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本准则,体现了货币当局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根本性看法。
2、美联储是全球货币政策的实际主导者和理论策源地,其政策框架的调整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宏观背景和人口、产业等结构性因素调整是推动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转变的现实基础。
二、十大金融理论
1、定律一:高利率有利于投资,低利率有利于消费
2、定律二:高利率有利于股权融资,低利率有利于债权融资
3、定律三:高利率有利于间接融资市场,低利率有利于直接融资市场
4、定律四,间接融资市场金融供给决定金融需求,直接融资市场金融需求决定金融供给
5、定律五:商品市场供求决定价格,货币市场价格决定供求
6、定律六:货币政策决定融资贵,金融政策决定融资难
7、定律七:货币政策从宏观上影响货币数量,从微观上影响货币走向
8、定律八:利率越高,金融融资的头部效应越明显,利率越低,金融融资的普惠效应越明显
9、定律九:政府债务越高,央行利率越低,央行利率越低,政府债务增长越快
10、定律十、外生货币越少对经济越好,内生货币越多对经济越好
三、凯恩斯货币流通理论
凯恩斯的货币流通理论主要包括其流动性偏好理论和货币政策主张。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由三种动机驱动: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市场利率。因此,货币总需求与收入水平及市场利率存在函数关系。凯恩斯认为,在经济不景气时,货币政策应采取扩张性措施,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他也强调财政政策的重要性,主张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税等措施来刺激总需求。凯恩斯的货币流通理论对现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经济周期的波动。
四、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则强调货币供应量变动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
2、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主导作用,而是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中发挥着直接作用。
3、(2)货币供应量对名义收入的具体影响过程如下所述:
4、M→E表示的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其原理是:
5、①根据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有其内在的稳定性。
6、②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不包含任何的货币供给因素,因而货币供给的变动不会直接引起货币需求的变化;至于货币供给,在现代货币制度中由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主义将其视为外生变量。
7、③当作为外生变量的货币供给改变,比如增大时,由于货币需求并不改变,公众手持货币量会超过他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即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从而公众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各种资产,既包括金融资产,也包括实物资产,公众支出增加。
8、E→I表示的是变化了的支出用于投资的过程,货币主义者认为这是对资产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过程如下:
9、①超过意愿持有的货币即大于既有需求的货币供给,或用于购买金融资产,或用于购买非金融资产,直至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样将改变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乃至人力资本市场的均衡。
10、②货币持有者对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以及人力资本的投资会引起这些资产相对收益率的变动。如果投资于金融资产偏多,金融资产市值上涨,受益相对下降,从而会刺激对非金融资产的需求;如果对非金融产品投资增加,也就是说产业投资增加,那么既可能促使产出增加,也会促使产品价格上涨。
11、③上述过程的结果必然会引起资产结构的调整,而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不同资产的收益率又会趋于相对稳定状态。
12、由于M作用于支出E,导致资产结构调整,并最终引起收入y的变动,这一变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化,又有多大比例反映在价格水平上呢?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短期内对两方面均可发生影响;但就长期来说,则只会影响物价水平,即货币是中性的。
13、(3)与凯恩斯学派强调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不同,货币学派强调的是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该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来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因为货币供应量超过了人们的意愿持有量,从而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支出和货币收入。
五、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需求三大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2、第一种动机的货币需求稳定,可事先预计;
3、第一种动机的货币需求相对稳定,也可预计;
4、第三种动机的货币需求不稳定,因为与人对未来货币的预期紧密相关,受心理预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5、货币需求函数:Md=M1+M2=L1(Y)+L2(i)=L(Y,i)
6、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列入了货币需求范围,因此,不仅商品交易规模与其价格水平影响货币需求,而且利率的变动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上思想,凯恩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策性理论:即政府可以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利率,扩大货币供应,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和产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